中石油宣告“海外大慶”建成之際,人民日報11日在頭版頭條刊發文章,稱贊中石油“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這篇題為“務實合作 互利共贏 中國石油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的文章,開篇即援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消息稱,經過18年的努力,中國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中國石油10.04-0.08-0.79%中國石化7.70-0.09-1.16%石油為所在資源國新探明并開發的油氣年產量超過1億噸。按照合同規定,獲得的權益油氣當量產量已經達到了大慶油田曾經保持的最高水平,實現了建成“海外大慶”的目標。
此前一天,中石油發布消息稱,2011年該公司海外油氣作業產量當量超過1億噸、權益產量達到5170萬噸,相當于在海外建成一個大慶油田。
大慶油田在其高產期,油氣年產量在5000萬噸以上。
“海外大慶”和“西部大慶”是近年來屢被中石油提及的目標。
中石油走出去源于1993年,中標秘魯塔拉拉油田6/7區項目。從秘魯中石油開始了海外油氣合作經營。到2011年,中石油在資源國新探明并開發的油氣年產量超過1億噸。
這還不是中石油海外拓展計劃的全部。其在《“十二五”中國石油如何發展》稱,中亞、中東、非洲、美洲、亞太五個油氣合作區的健康發展,是中石油“十二五”末“海外作業當量要達到2億噸的基礎和保障”。
另一油氣巨頭中石化也在近日發布了其海外計劃。中石化稱,“十二五”末海外權益油產量達到5000萬噸的新目標。
國內油企走出去的背景之一,是中國的石油進口依賴度越來越高。按照路透社的數據,中國的原油進口依賴度在55%以上,早已跨過了50%的紅線。為了滿足國內對原油日益增長的胃口,中國的石油企業在海外的并購力度越來越大。
2011年,中國在海外購買能源與礦產的活動仍在大規模進行,國企仍是主角。據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金額前十名中,能源行業并購占8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人民日報的文章還稱,中石油走出去“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品牌形象”。
報道援引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的話稱,中石油“為合作伙伴的國際化運作創造了良好效益,真正實現了"多贏",體現了中石油秉承的"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的國際化理念”。
“中國石油的海外油氣業務不僅為滿足國內的能源需求找到了部分資源,而且為資源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蔣潔敏如是對人民日報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