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昨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今年價格總水平運行態勢將明顯好于去年,全年CPI漲幅可能明顯低于去年。今年發改委將落實好各地居民階梯電價實施方案;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縮短調價周期。不過周望軍強調,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并非簡單的與國際接軌,目前國內居民收入確實不高,資源產品價改要更多考慮民眾承受力。
CPI漲幅將逐步回落
2011年下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從7月份6.5%高點逐月回落至12月的4.1%,但1月份CPI略有反彈,同比上升4.5%。周望軍表示,1月CPI反彈受到節日性、臨時性因素影響,隨著天氣轉暖,上市量增加,蔬菜價格將進一步下降。據農業部統計,去年10月以來我國生豬生產恢復較快,春節后進入消費淡季,生豬價格將有所下降,同時翹尾影響也會迅速減弱,后期價格總水平漲幅將穩步回落。
將資源產品價改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內
近期伊朗局勢引發國際油價快速上漲,在2月8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后,3月8日國內成品油上調窗口或將再度打開。對于成品油等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周望軍強調,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透明度;此外將會組織落實好各地居民階梯電價實施方案。這些新方案將會根據經濟運行情況擇機出臺,將價格改革對各方面的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內。
價格杠桿是調節利益分配的有效方式
2011年發布的最新《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自2000年以來的10年,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一倍多,由2000年前的10.38億噸油當量上升到2010年的24.32億噸油當量,而這10年美國和日本的能源消耗卻下降了。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預測部主任牛犁分析認為,中國增長近年來經濟高速增長和以重化工為主的經濟結構直接決定了這樣的能源消耗模式。但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顯然是難以持續的。中國目前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到57%,未來中國除了加大非常規資源的開發、新能源的應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節約能源,而進行能源價格機制改革,就是節約最好的方式,價格杠桿不僅可以調節能源供需也是調節利益分配的有效方式。但由于中國的局部收入并不高,這樣的改革將是逐步推進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