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季度天津口岸對俄貿易主要特點:出口方面,今年1季度天津口岸對俄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出口價值1.81億美元,增長37.1%,占同期天津口岸對俄出口總值的62.6%。外商投資企業為出口主力。今年1季度外商投資企業在天津口岸對俄出口價值1.25億美元,增長1.6倍,占同期天津口岸對俄出口總值的43.3%。主要出口商品為電子電器產品及機動車輛等。其中出口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7135.5萬美元,為去年同期3倍;出口車輛及其零附件3191.1萬美元,為去年同期2.5倍。進口方面,今年1季度天津口岸自俄進口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為主。進口價值1.43億美元,增長41.3%,占同期天津口岸自俄進口總值的75.3%。國有企業為進口主力。今年1季度國有企業在天津口岸自俄價值1.44億美元,增長21.9%,占同期天津口岸自俄進口總值的75.8%。礦物燃料和鎳及其制品分別以6474.6萬美元和3348.9萬美元位列進口商品前兩位。
近期我國對俄貿易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中俄關系因俄羅斯“中國”年而持續升溫。近年來,中俄雙方輪流在本國主辦中國“俄羅斯”年和俄羅斯“中國”年。今年是俄羅斯的“中國”年,中俄雙方在政治、經濟、貿易、科教、文化體育等各方面交流日趨廣泛和深入,其中在雙邊貿易領域體現尤為明顯。兩國貿易渠道暢通,方式多樣,聯系日趨緊密,除能源貿易外,直接投資、承包工程的增加都成為貿易額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二是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迅速。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好轉,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經濟建設步伐加快,汽車零配件、通訊設備、家電產品和建材產品進口增勢明顯。如今年1季度天津口岸對俄出口電器類產品增長302.7%,車輛及零附件出口增長了249.3%。近期,天津一汽已與俄方簽訂合同,出口5000輛威志車到俄羅斯。此外,俄羅斯將在2008年前全面推廣歐洲二號標準,而津產汽車發動機符合歐洲二號標準并且價格相對低廉,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繼2006年6000套動力總成出口俄羅斯之后,今年天津一汽又與俄羅斯SEAZ汽車公司簽訂了14400套動力總成(TJ376QE發動機+ST063A變速箱)出口項目的合作協議。同時俄羅斯謝爾普霍夫汽車制造廠生產的“奧卡”牌汽車也將停止使用伏爾加汽車制造廠生產的發動機,大量采用天津一汽生產的小排量發動機。
三是我國加大自俄進口能源、資源類產品。俄羅斯地大物博,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其石油、天然氣、木材、礦石等儲藏量均為世界前列。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國內對原油等資源性產品需求進一步加大。目前中俄雙方在能源方面合作進展順利,大量原油、礦石及初級工業原材料自天津口岸進口至國內。
四是俄方打擊“灰色清關”使正規貿易渠道出口增加。“灰色清關”以及背后的海關腐敗、市場管理秩序混亂一直是俄羅斯加入WTO的阻礙。隨著俄方對國內零售批發市場的清理,進入俄羅斯市場的貨源必須進入正規商場,并且出具海關報關單,從根本上遏制了“灰色清關”。俄方規范貿易渠道使我國商品必須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俄羅斯,導致出口貿易額大幅增長。
我國是俄羅斯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俄羅斯是我國的第八大貿易伙伴。在中俄貿易關系日趨緊密的同時,俄方設置的貿易壁壘有進一步提高的跡象。2006年4月對白熾燈泡設置進口配額;7月禁止一切來自我國的肉類制成品的進口;2007年4月開始限制、禁止外國人在俄從事零售業。同時俄方還對出口我國的原木、礦產品等資源性產品加征了出口關稅;調整汽車工業相關政策,致使我國奇瑞、長城汽車在俄建廠項目受阻。此外,中俄貿易增長模式有待繼續轉變。以往,中俄貿易的增長來源,進口主要來自于能源、資源和初級制成品,出口主要來自于輕工業品。近年來,由于兩國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國對俄貿易正逐漸轉向高新技術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國內企業為避開貿易壁壘,嘗試在俄境內設立合資企業,直接輸出資本,同時將產品返銷國內。但由于俄方貿易保護限制,也由于國內出口產品質量方面的問題,我國已經連續五年未能超越德國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