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是青藏高原唯一的煉化企業,也是一座年加工量不足200萬噸的小煉油廠。然而,這個高原小廠卻創造了1714天無重大安全事故的好成績。為此,記者針對這個廠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采訪,并從其管理經驗中得到幾點啟示。
經驗一:親情教育促安全
“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操作多一份小心,家人多一份安心”,“糾正您一次違章,送給您一片關愛”……在格爾木煉油廠區,一幅幅形象生動的安全漫畫和透著關懷溫馨的安全標語隨處可見。
記者了解到,格爾木煉油廠安全管理注重打“親情牌”,堅持讓員工家屬參與到安全教育中來,讓他們了解親人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時刻提醒親人注意安全。安全家書、安全故事征文等活動,把枯燥乏味的安全說教融入到濃濃親情中,使每一名員工都從中感受到親人的叮嚀。
啟示一:以人為本
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也是安全工作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前提。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家庭、重視親情關系的民族。格爾木煉油廠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不斷探索安全教育新方法,從家庭親情和關愛入手,把親情、溫情和關愛融入到安全宣傳教育中。
經驗二:經驗分享敲警鐘
“大家好,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高空墜落的安全事故……”
記者在格爾木煉油廠采訪時,參加了一個交接班會。會議開始前,班組安全員給大家分享了一個安全故事。分享內容包括安全事故的經過、原因、經驗教訓等。這樣的分享天天有,為接班人員敲響了安全警鐘。
啟示二:以人為鑒
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單位和每個人對安全工作都有獨特的經驗和體會。把這些經驗和體會拿出來,讓大家共享,是做好單位和個人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徑。把他人的安全知識、防范措施、事故教訓和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交流,參與的人越多,受益的人就越多。
經驗三:三違曝光不護短
本期廠“三違曝光欄”里有三張違章照片:第一張是外來施工人員安全帽佩戴不規范,雖然不是車間員工,但說明車間在屬地管理中還存在問題;第二張是三班的吳亮上樓梯沒有扶把手,說明員工的安全意識還不強;第三張是泵房有長流水,說明在現場管理中還存在著低標準、低要求現象。
采訪中,記者參加了格爾木煉油廠生產車間的每周安全生產例會。會上車間安全員針對廠“三違曝光欄”里曝光的照片,自揭家丑,查找車間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管理水平在自我批評中得到了提高。
啟示三:細節決定成敗
這個廠細處著眼、小處著手抓安全。設置班組安全員、施工現場監督員,成立安全監督站,從小事抓起,采取巡查等監督檢查方法,杜絕“三違”行為;定期組織員工觀看安全警示錄像,對安全薄弱環節常檢查,確保安全活動常態化。在安全管理上設置了階梯式的安全管理網絡,形成了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安全管理格局。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