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4日援引商務部長陳德銘的話稱,希望各方客觀理性看待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一案、給予其公正待遇。
陳德銘是在13日晚在京召開的加拿大八省省長訪華歡迎晚宴上作出上述表示的。此前的7月份,中海油宣布將以每股27.5美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總報價則高達151億美元,創下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紀錄。
由于尼克森有10%的資產在美國,且在墨西哥灣擁有90份租約,這意味著,一旦交易達成,中海油就可能首次成為墨西哥灣的租約營運商。因此,中海油在完成最終的交割前,需要將收購事宜提交美國監管部門接受“嚴格的審核”。
“這些并購活動,均遵循市場化原則,屬于商業行為,希望各方客觀理性看待、給予公正待遇。”在13日的晚宴致辭上,陳德銘強調。
自中海油公布此次收購要約之后,美國國內就一直存在非議之聲,鑒于加拿大在美國能源界中的特殊地位,業內人士稱,本次收購并非萬無一失。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中海油曾欲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同樣遭受美國方面的強力阻撓,最終導致中海油放棄收購。
相較之下,鑒于加拿大需要大量資金建設基礎設施進行資源開發,中海油本次收購在加拿大得到了一定的支持。而自2005年以來,中海油一直是加拿大的一個重要的投資者,其投資總額為28億加元。
作為本次收購案的另一個有利因素,在歷時18年的談判后,本月9日,陳德銘與加拿大國貿部長埃德 法斯特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簽署了中加投資保護協定。普遍認為,履行投資保護協定,落實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對擴大企業投資,提升經貿合作水平,推進戰略伙伴關系建設,將發揮重要作用。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7月底,加拿大在華設立企業12298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85億美元,中國企業對加累計直接投資超過62億美元。中加雙向直接投資僅占各自吸引外資總額的1%左右。
“這與兩國的經濟實力以及確立的戰略伙伴關系有明顯的反差,不足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陳德銘稱。
陳德銘表示,中國將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守信譽的中國企業到加拿大投資,參與當地的經濟社會建設。希望加方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便利簽證申請,為中國企業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