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油網訊:國家發改委15日發出通知,決定自今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10元和300元,折算到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零售價格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北京市發改委昨日也發布通知稱,價格調整后,北京92號汽油零售價降至7.81元/升,遺憾的是,備受關注的新調價機制再度缺席,業內分析或與原油期貨同步出臺。
遲來的調價
此次國家發改委在達到調價機制條件兩天后下調油價,與以往相比有所延后,調整幅度也比機構預測值略低。此前多家大宗商品資訊中心監測到的三地原油變化率均在-4.3%左右,預測下調幅度約為350元/噸。
對此,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主要是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決定的。9月1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受美國大選和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等因素影響,11月初,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英國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跌至每桶85美元和105美元。截至11月14日,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地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下跌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據此,決定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煉油板塊面臨虧損壓力
盡管如此,由于此輪成品油下調比窗口開啟時間有所延遲,市場已經提前消化調價預期。監測數據顯示,國內26個主要城市中石油、中石化銷售公司汽柴油批發均價整體已跌至5月底價位水平。多位專家分析,調價后市場整體跌幅受限,后期隨市場陸續補倉、購銷氣氛好轉,部分市場汽柴油價格及行情或出現先抑后揚的走勢。值得一提的是,受上半年國內經濟疲軟,以及二季度原油大跌的影響,我國煉油板塊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下半年雖然成品油價格經歷兩次較大幅度的上調,煉油板塊虧損狀況有所緩和,但經濟面疲軟狀態難以改善,終端需求跟不上供應腳步,成品油銷售利潤并不樂觀。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認為,11月成品油市場再次迎來下調預期,勢必使本已蕭條的煉油板塊雪上加霜,短期內國內上游煉化板塊將繼續面臨較大的虧損壓力。
對于油價下調對物價產生的影響,卓創資訊能源分析師常文靜表示,成品油在居民價格消費指數(CPI)中的比重約為0.2%,卓創資訊數據模型監測,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300-310元/噸,將對CPI漲幅直接拉低0.007%左右。不過,油價的下滑將減少運輸成本,通過成本傳導,進而加深對CPI漲幅的拉低。
新調價機制缺席
雖然成品油價格如期迎來了下調,但備受關注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仍沒有出臺。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將具備更及時、更快、幅度更大三個特點,這樣能夠更好地打擊市場投機行為,但當前機制的推出最擔心的還是民眾的接受程度。卓創資訊朱春凱也表示,新機制可能跟原油期貨同步出臺,因為定價機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市場化,但是中國沒有避險工具,市場化可能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對于后市,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未來一個半月,美國“財政懸崖”以及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將是影響原油走勢的主要因素,預計年底一段時間歐美經濟難有大的改觀,歐佩克大幅調整產量上限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國際原油價格或以震蕩為主。由于現行定價機制仍采取22個工作日的長周期,如果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不推出,那么此輪調價非常可能是2012年成品油最高零售價的最后一次調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