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超深井稠油上返識別、預警及處理機制建立以來,截至11月12日,已有效避免稠油上返近百起,日挽回產量854噸,節(jié)省熱洗等成本3000余萬元。
稠油上返,即井下的稠油順著管柱涌入井口,使井口生產原油的密度和黏度突然增大,流動性變差,導致堵塞管柱,既影響生產時效,又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針對稠油上返,通常采取摻稀降黏、加入活性劑降低黏度、井口加熱爐加熱等方法。這些措施既浪費時間和成本,又會對儲層造成一定傷害。正如當班員工所說:“不怕天管,不怕地管,就怕稠油上返?!?/p>
今年年初以來,塔里木油田塔北勘探開發(fā)項目經理部成立課題組,攻關稠油上返難題,采取跟蹤油井生產研究、現場觀察井口壓力波動、適時取樣判斷等方式,創(chuàng)新“聽、看、摸、測、查”五步分析法,增強了判斷稠油上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聽,即聽采油樹油嘴出液聲音;看,即觀察油壓、套壓等井口參數及火炬大??;摸,掌握油嘴前管線溫度;測,檢測產出原油密度;查,檢查稀油來源和地面工藝流程。目前,一旦發(fā)現有稠油上返跡象,在稠油堵塞井筒之前,工作人員就采取摻稀、熱洗或擴嘴生產等方式,及時溶解進入井底的稠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fā)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