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26日宣布,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并推出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方案。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通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三是適當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四是完善價格調控程序,同時做好相關補貼工作。
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與往年不同,伴隨的還有新的定價機制的出臺,按照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國際油價波動4%才能調價的限制,以及適當調整掛靠油種的新方案。今后,油價調整將成常態,消費者需逐步適應更加市場化的油價。
第六屆中國地煉市場與發展高峰論壇與會嘉賓指出,之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而國際油價每天都在變動;二是現有機制設定國際油價在22個工作日內變動幅度達到4%才做調整,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格上來。
而此次調整,縮短調價周期、取消4%的幅度后,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對于國際市場的反應相對更加及時,從而避免現行定價機制的調價“滯后”的現象,第六屆地煉市場與發展論壇專家認為,后期有望國內油價的調整與國際油價的變動幅度相同,逐步與國際接軌。
恰逢其時,生意社特攜手世界精煉協會舉辦以“地煉中國化、合作全球化、內容精細化、模式先進化”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地煉市場與發展峰會暨第五屆中外油商高峰論壇即將于4月24日-26日浙江舟山隆重召開,會議對如何引入新的投資,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如何獲得低價的資源,對消費稅新政及執行情況進行深刻的解讀。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