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為更好發展混合所有制,中國將推動壟斷領域向民資實質性開放。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
為了破除這些領域的“玻璃門”和“彈簧門”,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此前建議,非公經濟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和領域,壟斷行業的改革要有具體安排,特別是特許經營領域要有大的進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實施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
李克強稱,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之一向東昨日在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改革是報告最大的亮點,要增強各類所有制的活力,特別對民資進入一些特許經營領域的辦法今年都要拿出來,這些體制改革的目的最后只有一個,就是讓市場主體的活力不斷迸發。
中國石化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率先啟動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油品銷售業務板塊進行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比例不超過30%.央企巨艦的這一表態,也讓外界對于民資進入壟斷領域有了很多期待。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慶在兩會期間建議,混合所有制一定要體現“三公”原則,公開、公平、公正,一是可以依靠資產證券化,通過上市來解決,二來民營企業還可以嘗試基金投資,因為一個小小的民營企業,很難接30萬億大盤,在一定領域組成一定的基金。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的王永慶也特別提示,改革中要切忌一哄而起。
對于國資改革本身,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