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五屆)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論壇暨投融資項目洽談會”于11月16日-17日在海口舉行。上圖為國資委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圖片來源: 吳易抒 攝)
“2014年(第五屆)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論壇暨投融資項目洽談會”于11月16日-17日在海口舉行。國資委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出席并演講。
季曉楠在演講時建議,建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多方面的協調協作,其稱,此協調機制有利于減少企業參與國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之間的惡性競爭。
其以目前熱議的“南北車”合并為例稱,合并有利有弊,如果處理不好,雖然對出口競爭有利,但是國內競爭削弱,因此國內要加強監管,要建立有利于在國外減少惡性競爭同時保持國內的市場充分競爭的機制。
以下為演講實錄:
季曉南:很高興參加第五屆中國對外貿易五百強企業論壇,首先對獲獎企業表示祝賀,大家知道我現在主要從事國有大型企業的監管工作,不專門研究宏觀經濟形勢,更不研究對外貿易,但是我們劉會長他們前兩年給我掛了一個名,給我掛了一個顧問的頭銜,顧問顧問就是你顧得上的時候問一問,這次論壇主題是新常態下的中國外貿企業發展新動力,剛才劉世錦主任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演講,實踐證明當時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而且未來的走勢也差不多。
應該說中國經濟總的走勢相對過去高速增長來講,這個好像下了一點,但是總體未來還是比較樂觀的,我個人也是覺得今后“十三五”期間保持六到七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提出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是可以實現的,但是確實現在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不少,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也就是一個國內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有的好像不像以前那么強勁,所以這個情況下積極走出去還是要發揮出口投資消費三架馬車的作用來保持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我覺得是十分必要的。
當然,積極轉型更多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但是如果忽視了走出去和忽視了對外貿易,單純的靠國內消費要保持六到七的增長壓力還是很大的,我想因為我是負責企業監管工作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我想結合我的工作,結合這次主題談一點個人看法,我想講的一個問題是,就是我們加快加強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協調協作機制建設。
講這個問題大家應該知道,過去我們主要是產品出口,依靠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加上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保持了世界工廠的美譽,但是近七八年中國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有一個統計稱,每年平均上升13%,速度相當快的,再加上講到的資源要素綜合成本快速上升,所以導致中國外貿企業特別是過去一些燃料加工、貼牌加工的企業很多相當艱難或者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我最近遇到一些江浙的民營企業搞出口貿易普遍的在轉型,我說你們轉什么朝哪里轉?搞國內的旅游房地產開發,溫泉別墅開發。這個就是一個問題,我說你們轉是這樣轉的,他說過去我們的勞動力成本低,很多外國跨國公司定單都下到我這里來,可以獲得一定的盈利,現在盈利能力太低甚至拿了定單還虧損這樣難以為繼所以企業開始轉型,但是這種轉型如果普遍的外貿型企業這樣轉型我認為對于中國經濟整體向好持續較快增長不利的。
但是大家看到十分可喜的一面,就是這兩年以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超過了引進外資,這個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性的變化。第二,就是說大型成套設備參與國外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的產業項目建設明顯增多,所以大家知道最近可能有兩件事情媒體上報道的比較多,一個就是說我們中央企業中鐵建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墨西哥高鐵項目,宣布了三天剛高興三天突然取消了,一個方面說明走出去的風險還是仍然很大的,另外一個方面也說明我們可以中標,表明中國三十多年不斷的改革開放,我們的大型成套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設備制造能力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我們的性價比還是很好的。
另外,與此相關聯的大家注意觀察到中國制造高鐵設備最主要的兩大企業,中國南車(601766)中國北車(601299)進行合并,國務院原則已經確定了,這個事情也是現在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已經確定了。
這兩件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要強調的,要加快加強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是國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建設方面一個協調協作機制。因為,我們現在的很多對外貿易除了發達國家有很多是發展中國家,他們的設備制造能力,他們的基礎設施能力這個跟中國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就是他有這個需求,我們的性價比很好具有充分的國際競爭力應該說是雙贏的局面。
但是問題隨著過去的一般商品走出去,一般過去轉資源,轉向現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大宗產品走出去參與國外的投資,所以由過去的跟發展中國家如墨西哥、印度尼西亞低附加值的產品競爭,近來中國外貿企業包括今天在座的,如果是更多的高技術高附加值,重大的投資項目的走出去會碰到越來越多的世界五百強跨國公司的競爭,你比方說像高鐵我曾經監管過北車,當時引進了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的等世界上最先進的軌道技術,經過吸收消化再創新形成了中國的一整套高鐵的技術,最大優勢在于我們綜合配套能力強,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的市場大,你像日本開發了很多的高鐵技術很多年了,德國也開發了很多年的高鐵技術但是國內市場有限,我們吸收消化再創新國內先試,雖然出了事故,但是經過了糾正很快就成為比較成熟的高鐵技術,因為你像這種事關人命安全不經過長期運行誰也不敢用,這個是中國的優勢,但是現在走出去面臨著引進國法國阿爾斯通這樣的老牌跨國公司的競爭,這個跟一般的燃料加工,加工服裝、鞋類、箱包你的出口,這個出口競爭形勢不一樣。
所以新常態下企業發展新動力,或者叫做新常態下的走出去要有新視野、新布局、新舉措,具體講,我們走出去特別是將來的一些重大的基礎設施,重大的產業項目投資是需要加強多方面的協調協作,一個是建立這樣的協作協調機制,有利于減少我國企業參與國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之間的惡性競爭。
所以中國企業海外走出去惡性競爭是長期性的頑癥,當時領導提完了之后你們回去抓緊研究怎么樣協調的問題,但是到今天目前中國企業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去過40多個國家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阿聯酋,一個國家的企業在對外競爭方面互相競相殺價、惡性競爭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激烈殘酷。所以怎么樣協調我覺得就是一個問題,尤其是進入對外貿易的時期,所以相應的帶來了一個南車北車的合并。
07年我監管中國北車,第一次聽他們領導班子介紹情況匯報工作,他們最后提了三點建議,希望我們監事會主席向國務院反應的,第一條就是中國南車北車重新合二為一,當時我最后表態,我說你們的建議考慮可以理解,但是這個地方有利有弊,對外當然是有利的,但是對內削弱了競爭,所以這兩年南車北車國內之間的競爭確實促進了雙方科技含量的快速提高,但是現在國務院已經確定了,怎么樣避免惡性競爭,怎么樣更好的發揮對外貿易中,中國經濟企業的規模性公司,這個事情提上議事日程,我說新形勢下怎么樣看待壟斷大家要有新觀念,就像當年波音的合并,那個時候國內的反壟斷監管力量很強,國際上的競爭和國內的充分市場競爭,解決統一競爭規模優勢和國內的有效市場競爭要處理好這個關系。
如果處理不好,雖然對出口競爭有利,但是國內競爭削弱,所以媒體傳說中國鐵路總公司堅決反對,過去購買方不是南車就是北車,南車不降價買北車,北車不達標就買南車,南車北車合并中國鐵路總公司再要商業談判購買,他唯一的一個大的供應商,這個談判地位大幅下降,這個事情就是國內自己加強監管,國內要加強監管,在國外的同類企業不能惡性競爭,所以建立這樣的一個機制有利于減少惡性競爭同時保持了國內的市場充分經過的格局,所以大家知道鐵礦石談判也是這樣的,給中國造成很大的經濟喪失。
第二,建立這樣的一個協調協作機制,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國際上的綜合的中標能力,因為現在隨著中國投資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國際競爭很激烈以外要善于打好組合拳,綜合運用經濟、政治、文化外交多種手段,在符合國際公平競爭的前提下使我們的企業可以更有利的中標。比如說現在很多的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包括歐盟國家急切希望擴大對中國出口,一個方面我們的剛才劉世錦主任也講要以改革促開放國內的市場進一步放開歡迎他們競爭。另外一個方面也是你要利用好他們擴大出口,我放開你的對華出口,同時我希望你可以在中國企業重大項目基礎設施投標方面可以得到你的積極的呼應,這個就是一種出口,所以單獨靠企業有生力量是不夠的,所以這個方面也是要很好的利用。
第三,加強協調協作機制,也是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在海外持續發展的需要。現在我監管中石油,去年年底我去了蘇丹,蘇丹有南蘇丹和北蘇丹,中石油那邊進行多年的投資,但是蘇丹由于種種原因國家財政極其困難,欠中石油十幾億美元的債務,而且根本沒有能力償付,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沒有能力償付,中石油承擔了國家的戰略任務,確保國家油氣戰略安全到海外多拿油氣資源,所以蘇丹石油部長位于中石油負責人說,你們看中我們什么你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可以拿去,就以土地礦產來換取我的豁免債務。
所以外交部、商務部你們企業不是盈利嗎?你給他免了一點,企業說我有國資委考核,我還要向國家多交稅我還要持續發展,國家可以對國宣布豁免債務,不能對于企業的債務一筆勾銷,國家對外就像我們豁免的朝鮮一百億的債務,這個我們企業走出去面臨很復雜的形勢包括蘇丹的局面,我們當時也跟蘇丹的大使進行了交談他跟我們反應能不能國家加強協調協作一個綜合機制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蘇丹實在拿不出來而且這個債務還在增加,你這個對于我們中石油和國家的稅收和利益都是本地的,誰來協調協作,所以我認為這個方面都是要加強的。
但是,現在我們的十八大以來新的一屆黨中央在外貿外交方面確實很多大的新的思路,比如說剛才提到的21世紀海洋絲綢之路,一路一帶所以你看這個就是在協調,成立亞投行,拿了四百億美金搞基金,這個就是一個協調。所以要有一種大的新常態下面我們企業更好的走出去要有新視野、新布局、新舉措,除了企業自身怎么樣的不斷提高綜合競爭能力,確實也需要國家社會多方面來積極支持我們企業,大型企業更好的可以參與海外重大工程項目投資,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我相信經過新的努力,中國的企業走出去,中國的對外貿易一定就可以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