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國內一次產能為7.14億噸/年,國內煉油的持續擴能,使得我國穩坐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
卓創觀點:卓創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華東地區煉油能力達到2.99億噸/年,占據國內首位,其中包含了1.27億噸/年加工能力的山東地煉。東北地區位居第二,煉油能力為1.25億噸/年。西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分別位居第三、第四,煉油能力分別為9055萬噸/年和8550萬噸/年。
綜合來看,我國國煉廠分布有靠近油源、靠近市場及靠近沿海沿江三個規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帶,,也是我國主要的成品油消費市場,煉廠多集中分布在這些地區。另外,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7%,煉油建于沿海、沿江可建設碼頭,便于原油資源的運達。
1煉油能力集中分布沿海地區 內陸地區排名靠后
選題背景:卓創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國內一次產能為7.14億噸/年,國內煉油的持續擴能,使得我國穩坐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
卓創觀點:卓創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華東地區煉油能力達到2.99億噸/年,占據國內首位,其中包含了1.27億噸/年加工能力的山東地煉。東北地區位居第二,煉油能力為1.25億噸/年。西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分別位居第三、第四,煉油能力分別為9055萬噸/年和8550萬噸/年。
綜合來看,我國國煉廠分布有靠近油源、靠近市場及靠近沿海沿江三個規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帶,,也是我國主要的成品油消費市場,煉廠多集中分布在這些地區。另外,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7%,煉油建于沿海、沿江可建設碼頭,便于原油資源的運達。
1煉油能力集中分布沿海地區 內陸地區排名靠后
選題背景:卓創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國內一次產能為7.14億噸/年,國內煉油的持續擴能,使得我國穩坐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
卓創觀點:卓創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華東地區煉油能力達到2.99億噸/年,占據國內首位,其中包含了1.27億噸/年加工能力的山東地煉。東北地區位居第二,煉油能力為1.25億噸/年。西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分別位居第三、第四,煉油能力分別為9055萬噸/年和8550萬噸/年。
綜合來看,我國國煉廠分布有靠近油源、靠近市場及靠近沿海沿江三個規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帶,,也是我國主要的成品油消費市場,煉廠多集中分布在這些地區。另外,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7%,煉油建于沿海、沿江可建設碼頭,便于原油資源的運達。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