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訊,中國經濟增速不再像過去幾年一樣突飛猛進,但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仍然構成了防止價格進一步崩潰的主要保障。
雖然上個月人民幣意外貶值后,布倫特原油跌至約每桶42美元,但中國的收儲行動可以幫助止跌。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在今年前七個月,中國購入的原油較每日需求高出了約50萬桶,這一過剩量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大。
哥倫比亞大學的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稱,在中國為戰略儲備收購便宜石油之際,其需求為這個供過于求的市場進一步下跌提供了緩沖。
“中國向市場拋出了一根救生索”,可以抵御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的風險,高盛集團駐紐約的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在電話中說。“這根救生索將堅持到2016年年末。”
在未來18個月里,IEA估計中國將儲備1.32億桶原油。進一步計劃到2020年之前儲備1.49億桶。其他國家也有應急石油供應儲備,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多年來一直穩定在7億桶左右,中國則在迅速增加儲備。
據國際能源署(IEA)稱,中國迄今為止已經積累了約2億桶原油的儲備,目標是2020年底達到5億桶。這家總部位于巴黎的能源政策咨詢機構估計,目前中國正在填充黃島一個儲量1,900萬桶的設施,并且未來18個月內,將填滿六個基地合計約1.32億桶的儲存空間。
“中國正在為公共戰略儲備囤積石油的事實,肯定會抵擋對中國成品油需求信心不足的情況,”法國巴黎銀行駐倫敦的大宗商品市場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稱。IEA在9月11日的報告中稱,到第四季度中國折合成年率的需求增速將從二季度的5.6%放緩至2.3%,反映出“汽車銷售數據疲軟、工業活動下滑、房地產價格下跌和發電量低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