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半年報慘淡 低油價時代任重道遠
受原油價格下降影響,“三桶油”上半年業績集體慘淡,其中,中石化實現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降21.6%;中石油交出最差半年業績,僅賺5億元,同比降98%;對于主要業務都在上游領域的中海油來說,低油價讓其業務遭受打擊,巨虧77億元,這是自2001年上市以來中海油首個半年度虧損。
受困于油價下跌,三大集團銷售業績暗淡。上半年國際經濟政治風險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時期,雖然整體運行平穩但下行壓力猶存。隨著國際油價持續低位波動,國內油品終端需求十分低迷,各大油企之間競爭加劇,價格戰持續打響,導致各大集團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縮水。
油氣勘探業務穩步推進,控虧減虧為主基調。上半年面對低油價,企業在勘探方面力度不減,且多注重天然氣的開發;在生產方面強化成本費用管控,減壓無效原油產量和高成本措施,增產天然氣。中石油方面在勘探和生產板塊強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多措并舉控虧減虧,海外業務建立成本與油價聯動機制,及時有效應對市場及油價變化。但受原油影響,三大集團勘探及開發業務仍虧損嚴重。
生產結構不斷升級,柴汽比例繼續擴大。期間各集團煉化業務不斷統籌效益、市場和資源,優化產品結構。由于終端需求結構逐步變化,中石油柴汽比例從去年同期的1.75降至1.42,中石化柴汽比例進一步下降至1.17,各集團不斷提高汽油、煤油及化工輕油的產量,積極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為實現利潤最大化積極調整。此外,各集團適度增加成品油的出口,并積極穩步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步伐。
營銷策略不斷完善,零售及非油業務迅速發展。上半年中石化不斷統籌優化內外部資源,高標號油品零售比例進一步擴大。中石油則在煉油與化工板塊突出市場導向和效益原則,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強化成本費用控制,多渠道開拓市場,推行針對性營銷策略,由于技術經濟指標好于去年同期,盈利水平持續向好,為公司整體提供了重要支撐。
另外,中石化不斷完善管道布局,加快加油站和加氣站的建設,營銷網絡更加完善。并通過“互聯網+”等營銷手段,推動非油品業務持續快速發展。而中石油方面則常態化開展“油卡非潤”一體化營銷,非油業務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展望下半年,世界經濟復蘇態勢依然低迷,英國脫歐等重大政治事件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國際油價或維持低位區間震蕩運行。同時,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國內成品油及其他石化產品需求量保持穩定增長,需求面向更高端方向發展,故后期成品油市場供應失衡的局面仍然存在。面對當前形勢,各集團應全力拓展市場、抓優化、降成本、調結構、控風險,抓住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實施的有效契機,深入實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努力實現全年各項生產目標,促進各集團穩健發展,并努力實現良好經營業績。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