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華北地區先后遭遇兩次嚴重的霧霾天氣,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對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傷害。與此同時,中國石化在北京率先開始京六標準油品的置換,預計將在2月中旬提前半個月全面供應京六標準成品油。石化行業迎來轉型發展的關鍵期。
2017年1月16日,集團公司在京召開工作會議,總結2016年工作,分析形勢,研究應對策略,部署2017年工作。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王玉普做題為《深化改革,穩中求進,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取得新突破》的報告;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戴厚良做題為《崇尚實干,狠抓落實,全力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再創佳績》的報告。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綜合研判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出的重大決策,是解決我國經濟領域突出問題的治本之策。王玉普在做主題報告時強調:“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公司五大發展戰略,著力降成本、拓市場、調結構、抓改革、強基礎,從嚴從實加強黨的建設,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取得新突破。”
轉型升級實現良好開局
“十三五”是石化行業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五年。這五年調結構、轉方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今后10年的發展,抓得好,我國的石化行業將會步入一個穩步高質發展的時期;抓得不好,整個行業有可能陷入一個更長時期的被動局面。
2016年,中國石化克服重重困難,全面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各方面取得了新成績,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一年來,中國石化直面挑戰,全力拓市場、抓優化、降成本、控風險,圓滿完成了保效益硬任務;著眼長遠發展,聚焦提質增效升級,有力推進了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從嚴從實加強黨的建設,黨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深化“十三五”發展研究,形成了公司未來發展的總體部署。
雖然2016年開局良好,但會議認為,2017年國際國內形勢更加復雜,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更加艱巨且多變。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穩,全球貿易持續低迷,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經濟全球化阻力上升,還可能出現一些“黑天鵝事件”,世界經濟復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進一步凸顯。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礎還不牢固,區域和行業走勢持續分化,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一些金融風險正在累積,困難和挑戰不容低估。
同時,國企改革已步入深水區,改革的力度與難度逐步加大,中國石化承擔的任務愈發艱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的建成,石油天然氣體制、混合所有制等改革的加快推進,分配政策的完善,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及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在這個轉型發展期內一并處理。
我國能源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原油和成品油進口權放開、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將帶來更大沖擊,行業格局繼續深刻變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能結構性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布局不合理、安全環保壓力加大等問題,制約了石化產業整體轉型升級的步伐。
“十三五”時期,中國石化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任務繁重,改革發展處在爬坡過坎、攻堅啃硬的關鍵階段。結構性矛盾還需逐一破解,發展新動能還需加速形成,改革還需加大攻堅力度,還有重大風險未完全消化,這些困難都需要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克服。
王玉普指出,要在2017年工作中貫徹落實好穩中求進總基調。穩,就是要守住底線、鞏固向好態勢。進,就是要抓住機遇、積極主動作為。要優化盤活各類資產,在提高資產創效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在培育發展新動能上取得新突破;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在激發活力上取得新突破;強化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在加強黨建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核心任務是調結構
由于經濟下行、低油價的影響,以及我國環境質量的約束,石油石化行業安全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產能過剩矛盾凸顯,產業轉型升級任務愈發艱巨。與會代表都感覺困難多,擔子重,需要積極轉變觀念、適應行業發展需求,而不能只顧埋頭苦干,才能完成這些任務。
王玉普強調,轉方式調結構是中國石化在“十三五”時期的核心任務。要瞄準提高供給質量這個主攻方向,聚焦滿足需求這個最終目的,做好優化調整大文章。
中國石化的結構調整涉及方方面面,關鍵是要確定好方向,加快實施。首先是要做好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調整。做好產業發展規劃,調整投資方向,將有限的資金投向全局性的產業,投向效益好、能夠提升產業層次的項目。其次要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壓縮和停產市場競爭激烈且無利可圖的產品,加大基礎原料、新材料尤其是市場緊缺產品的生產。再次是做好企業內部生產運行等優化,提高效益。
“在生產經營增量不大的情況下,抓好運行優化更加重要。”戴厚良總經理強調,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強化生產運行管理,堅持以銷定產,優化資源配置,大力調整結構,努力實現整體價值最大化。
中國石化各板塊的優化調整重點各有不同,在執行過程中要抓住各自的核心任務,有的放矢,爭取效果最佳。
上游油氣板塊要堅持高效勘探,圍繞大盆地大目標尋找戰略接替區,遏制石油儲量替代率下降勢頭,夯實資源基礎;要持續推進效益建產、精細開發;要持續推進天然氣開發,高效建重點氣田;要在小油田擴大自主經營權上試點出可推廣的經驗,在促進難動用儲量開發上趟出新路子。海外油氣板塊要嚴格防控經營風險,持續降低桶油現金操作成本;強化國際化用工和市場化分配機制,激發隊伍活力。石油工程要加大改革創新、優化調整力度,拿出得力措施,力爭最短時間內扭虧脫困,優化資產結構。
煉油化工是中國石化的特色優勢,要堅持做好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持續做好布局優化,提升產業層次和國際化水平。高標準推進基地化建設,持續推進落后和低效產能退出,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海外煉油化工和銷售布局。積極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努力增產汽油、航煤、高標號汽油,進一步降低柴汽比。改善基礎油、潤滑油、瀝青等產品質量,提高高檔產品比例。要堅持“基礎+高端”的發展思路,緊跟世界化工產業發展趨勢,加強以碳纖維為代表的新型材料研究、生產和應用開發,不斷增加新產品(新材料)在全部業務中的比重。
培育新的增長點
目前我國石化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轉型升級必須通過培育新的增長點來推動。
王玉普指出,推進結構調整,要全力發動科技創新這個強大引擎。要認真落實集團公司信息化大會的部署,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推動組織管理、生產運營、商業模式等持續創新,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科研資源整合是科技創新的基礎。要加大科研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科研資源配置,提升科研水平。要跟蹤并掌握國際國內石化產品研究和應用的最新動態,積極開展科研合作,推動先進的生產技術、高端材料、高端產品開發研究。要加大對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的投入,抓好新產品、新材料的開發及成果轉化。
綠色低碳是石化產業發展的方向。要大力推進天然氣、地熱等清潔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天然氣業務做強做優做大,推廣“地熱+”多種清潔能源集成應用,穩步打造示范項目、綠色項目、高效項目。
煤化工產業是我國化工產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要通過突破與轉型來跨越當前的寒潮期。要依靠技術創新,向高端技術突破,突破一批世界性難題,搶占一批領先于世界的技術制高點;要從要素規模型轉向質量效益型,依靠技術創新驅動,走出一條資源消耗少、技術含量高、質量效益好、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要依靠科技創新來推進寧夏能化減虧和中天合創優化運行,切實提高煤化工產業的水平,使之成為中國石化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加快推進信息化補短板促應用、抓融合上水平。要加快推進智能工廠建設,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自動控制、智能優化,加快“兩化”融合,實現石化產業升級。要充分利用中國石化的品牌優勢,建立統一、高效的電子商務平臺,把實體營銷網絡與電商平臺緊密相結合,培育新的渠道。
要研究建立國際化經營統籌發展機制,形成投資、工程、貿易相互協同,生產、倉儲、貿易相互支持的格局,使貿易在助力國際化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抓好拓市場生命工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就是要向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王玉普強調,要強化“市場就是戰場”的意識,強化效益觀念,加大激勵力度,全力踢好全產業鏈創效的“臨門一腳”。
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近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石化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必須抓好市場這根弦,在通過市場贏利的同時,發揮好市場的預測、需求收集等功能,加強產銷研用協調,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好銷售系統的指路作用,全方位做好市場開拓。要針對我國能源領域改革加速推進的新形勢,加強應對完全競爭市場的研究和措施準備,切實維護市場主導地位;針對我國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的新變化,發揮好銷售系統“雷達”功能,研判商情、預測行情,引導生產企業、科研單位提供有效供給。
建立產銷研用協調機制,實現產業整體效益最大化。加強研發、生產和銷售模塊之間的協同與配合,實現研發、生產與銷售之間的深度融合,實現一體化運作。強化產銷研緊密結合,聯動開發客戶、聯動服務客戶,讓企業人員進市場、知“痛點”,讓科技人員接地氣、明方向,讓銷售人員更好地拓市場、創效益。
改進客戶服務,通過服務提升產業價值。要樹立服務創造價值理念,在為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項目規劃、投資決策、產品生產和銷售提供科學、專業的技術指導和建議方案等)的同時,實現產品銷售或技術轉讓。要通過售后服務建立與客戶更加穩固的合作關系,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產品使用技術咨詢和幫助;要把售后服務作為推廣新產品、高附加值和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產品的重要手段。
降成本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決定中國石化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當前形勢下,各板塊要主動作為,在降成本上下真功夫,打造成本競爭力。要樹立“一切成本都可控”“左右不了市場,但可以管控成本”的理念,認真抓好分解落實,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自我加壓,盡最大努力壓減成本。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