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價又要漲了。9月17日,再次迎來成品油調價窗口,記者獲悉,多家監測機構預計,成品油將再次上漲,迎來兩連漲。 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收盤,國內第10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2.65%,對應汽柴油上調幅度為145元/噸,調價窗口將在今晚24時正式開啟。按照145元/噸的幅度折算,國內92#汽油將上調0.11元/升,0#柴油上調0.12元/升。隆眾及中宇資訊也給出相同的調價預測。 “‘三連漲’可能性不大” 北京時間9月17日,本輪第10個工作日,中宇資訊測算原油變化率為3.54%,中宇原油估價77.451美元/桶,較基準價漲2.649美元/桶,預計今日24時成品油零限價上調145元/噸。 中宇資訊分析師馬建彩表示,本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走勢震蕩,國內調價對應上調預期在100-150元/噸之間浮動。 卓創資訊分析師鄭明亞也表示,本計價周期以來,熱帶風暴登陸、下游擔憂貿易風險、伊朗月均出口下降及OPEC、EIA兩大月報下調未來需求增速等多空因素交替作用市場,導致歐美原油高位震蕩。受此影響,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始終在正值范圍內運行。 “私家車方面,按一般油箱50L的容量估測,加滿一箱汽油將多花約5.5元;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耗8個油的車型,調價后私家車主每月將增加18元左右的用油成本。物流運輸方面來看,以載重50噸的卡車為例,重載行駛百公里油耗在40L左右,月跑10000公里,調價兌現后月度油耗成本將增加480元左右。”馬建彩表示。 據記者統計,按照現行成品油零售限價調價機制,2018以來,加之此次調整,國內成品油市場共歷經19次調整,除1次擱淺外,其中共11次上調,7次下調,漲跌互抵后,90#汽油、0#柴油累計分別上調1025元/噸、995元/噸。 對于下一輪調價情況,多位分析師表示,或將擱淺。馬建彩稱,受近幾日原油下行影響,下一輪計價期初始依然顯現20元/噸的正向擱淺預期。 “從目前的消息面來看原油上方阻力依然較大,而全球經濟增速面臨下行風險,原油需求端或疲軟而施壓油市,故下周期歐美原油或將呈寬幅震蕩走勢。受此影響,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或將轉為低位震蕩運行,9月30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三連漲’的可能性不大。”鄭明亞也表示。 后市油價難降 近日,因國外石油公司在華的開業首日促銷,引發油價大討論,國內油價能否降價。 9月8日,海灣石油國內首個加油站廣州三元里店開業,因超低油價引來加油車排長龍。95號汽油價格為6.59元/升,92號汽油價格為5.96元/升,按照海灣石油的宣傳,相比市場價每升直降1.6元。 對于該事,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灣石油上世紀80年代就被雪弗龍收購,這是海灣石油的一個策略,降價的信息被媒體廣泛報道,當天降價損失不超過30萬,但是如果是在其他地方付廣告費都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價格,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的營銷廣告目的。 “這不能長期,因為海灣石油在中國并沒有煉油廠,都是從中石油、中石化買來,不可能賠本賺吆喝,低于成本價出售也存在違法嫌疑的。”韓曉平說。 而后市中國油價將如何?韓曉平表示:我們的稅高,是按照比例加在燃油上的,不是固定的,每當(油價)上漲時稅也漲,一塊被放大;近兩年國家油價上行,國內成品油也是上漲,直接降價是不可能的,國家油價便宜,國內油價自然便宜,反之亦然。 馬彩建則表示,現國際油價消息面表現僵持,沙特和美國的原油產出能否彌補伊朗缺口,將成為影響油價的關鍵,加之國際貿易緊張局勢不安定因素影響,近期國際油價或延續震蕩趨勢。國內市場來看,雖調價初期顯示擱淺預期,但受中秋及國慶假期臨近影響,下游剛需穩步上漲,預計本次調價落實后,國內油價將繼續上行。 此外,卓創咨訊成品油分析師徐娜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于環保考慮,2019年1月1日將汽、柴油升級為國六標準,后期價格可能還會上漲。 據公開信息顯示,相比較國五標準汽柴油,國六油品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總碳氫化合物和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制下降50%,氮氧化物排放下降42%。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