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阿勒泰一片金黃,在中國石油定點扶貧點吉木乃縣,牧民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就在剛過去的這個秋天,一件大喜事讓吉木乃縣人揚眉吐氣——經國家專項評估檢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同意吉木乃縣退出貧困縣序列,3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
吉木乃縣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是典型的少、邊、窮地區。2002年,吉木乃縣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就在那一年,中國石油決定定點幫扶吉木乃縣,先后選派9名干部掛職,確定9項扶貧工作重點,截至目前,投入幫扶資金2529萬元。
2016年,中國石油投資300萬元在吉木乃縣實施駱駝養殖合作社項目,為251個貧困戶購買300峰駱駝。木拉提汗·托留拜家分到1峰,今年又生了小駱駝,每天產奶2至3公斤,日均凈收入近80元。嘗到甜頭的木拉提汗·托留拜又陸續買了4峰駱駝,除去人工成本,年收入增加1萬多元。
看著漸漸鼓起的錢包,村民們的干勁更足了。駱駝養殖項目給村民和村集體帶來實際收益,還實現規模效應,帶動吉木乃縣域特色養殖業發展。
在托斯特鄉阿闊勒特克村,31歲的哈薩克族村民塔拉甫·塔勒道指著中國石油為自家240多只土雞建的新家,開心地說:“有了中國石油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以前只會放牧的我們學會了種菜、養雞,新家院里的菜不僅夠自己家吃,還可以賣了掙錢。”
塔拉甫·塔勒道是托斯特鄉首批實施庭院經濟項目的86個貧困戶之一。和托斯特鄉的大部分村民一樣,塔拉甫·塔勒道以前是散落在大山中的牧民,由于干旱少雨且缺少生產資料,全家年收入不足4000元,家里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度讓他家陷入困境。2014年,他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戶。2017年,政府為包括他家在內的86個貧困戶在阿闊勒特克村建了舒適、漂亮的新家。可習慣游牧的他們并沒有因此擺脫貧困。
其間,中國石油新疆銷售多次實地調研,發現阿闊勒特克村距離新開發的草原石城景區不到15公里。阿勒泰銷售副經理、吉木乃掛職副縣長吳東先說:“經過深入調研,我們決定幫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同時依靠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牧民致富。”
今年,中國石油首批投入165萬元為托斯特鄉塔斯特村、森塔斯村、喀拉喬克村、阿闊勒特克村等5個行政村的86個貧困家庭建雞舍、鋪菜地,還買來菜苗、果樹苗和雞雛,發展庭院經濟項目。塔拉甫·塔勒道粗略估算,僅他妻子養的240只土雞年底收入就能達到1.5萬元。“我的護林員工資和農閑打工收入也有1萬多元,全家脫貧不成問題!”塔拉甫·塔勒道自豪地說,“現在,新家有水、有電、有網絡,生活不比城里差!”
2016年以來,新疆銷售按照集團公司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積極與吉木乃縣黨委政府對接,多次實地調研,選派處級干部掛職吉木乃縣,分3年投入資金900萬元,實施駱駝養殖、枸杞種植和庭院經濟項目,495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精準扶貧,為當地的特色養殖與特色種植產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道路。“下一步,中國石油還將依托阿闊勒特克村旅游資源優勢,引導群眾建賓館、農家樂,振興鄉村旅游,帶動農牧民富起來。”新疆銷售黨委書記、董事長悅仲林說。
阿勒泰地區地委委員、吉木乃縣縣委書記李君霞介紹,在中國石油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吉木乃縣貧困人口逐年減少。2017年實現12個村的948戶計2587人脫貧。今年9月26日,吉木乃縣成功摘掉貧困縣帽子,順利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35.86%下降到目前的0.57%。至此,新疆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全部脫貧摘帽。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