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近來,地緣政治因素加劇了國際油價的波動幅度。此前布倫特原油期貨在95~100美元/桶這個位置的支撐力度極強,但3月31日美國突然宣布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石油儲備投放計劃,導致原油基本面的預期因此出現逆轉。在基本面結構及預期松動的情況下,布倫特95~100美元/桶的強支撐位可能被隨時破掉,國際油價在基本面轉向的大背景下,可能由之前預期的收斂三角的走勢,轉變成震蕩向下的運行趨勢。
美國主動大規模拋儲
美國此次大規模拋儲,是在此前多次呼吁OPEC+增產失敗之后,美國主動做出的選擇。目前美國打壓油價的措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拋儲,另一個是頁巖油增產。白宮預計今年美國原油產量會增加100萬桶/日、明年增加70萬桶/日。但是,由于現在有很多頁巖油、產商生產積極性不強,所以,增產可能集中出現在下半年。那么,在自身原油大規模增產之前的這段時間,拋儲就是美國用來打壓國際油價的過渡手段。拋儲量除美國自己的100萬桶/日之外,盟國可能也加入拋儲的行動中,所以,最終的拋儲量會超過100萬桶/日。為了刺激頁巖油產商生產,美國政府還計劃通過要求石油公司為多年未使用的油井支付費用等手段,來調動頁巖油產商的生產積極性。除此之外,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拜登政府會去鼓勵清潔能源的使用和過渡,并且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幫助向清潔能源過渡。
根據美國政府口徑,將在未來6個月內每天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00萬桶石油,總量達1.8億桶石油。目前美國有5.68億桶戰略儲備,每天拋100萬桶的話,可以連續拋568天。當然,不可能無限制拋儲,但是這件事說明兩點:第一,從供應端來講,美國依然有能力通過戰略儲備來平抑油價;第二,當前的油價水平已經損及消費國利益。但是這件事最終能產生多大影響,首先看拋儲時長,其次看OPEC+會議結果。目前根據聲明來看,拋儲時長是6個月,而3月31日OPEC+決定維持增產。美國拋儲這部分供應增量是很大的,再加上其間OPEC+逐步釋放的產量,原油平衡表預期會被迅速逆轉。
但同時對遠期而言,又面臨一個美國拋儲之后,要不要回補,何時回補的問題。根據歷史經驗,美國戰略儲備的動用基本是遵循“高拋低吸”的策略,即高價拋儲、低價回補。而3月31日白宮的聲明中表示,將在未來幾年回補。所以,美國戰略儲備的回收首先會在低油價階段開始,而且持續周期較長。總之,美國此次拋儲對市場的影響與此前不同,此前是一次性拋儲,但目前是連續且大規模拋儲,足以逆轉原油平衡表預期。因此,要留意原油市場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盤面存在由此轉勢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留意突發政治事件的干擾,但基本面一旦轉向,突發事件的作用更多的是增加短線波動。
在美國宣布大規模拋儲后,市場對美國拋儲能力存在爭議。全球石油貿易商托克集團認為,美國戰略儲備的交付能力是40萬~50萬桶/日,也有說是70萬桶/日。具體情況,可以用EIA周報中戰略儲備的周度庫存量來倒推驗證。
OPEC+維持增產
3月31日OPEC+召開會議,定下了5月的產量基調,決定5月增產43.2萬桶/日,與以往每月40萬桶/日相比多出了一個零頭。這個零頭是啟用新基線的那部分產量。去年7月OPEC+決定今年5月啟用新基線,新基線的啟用導致OPEC+產量增加163.2萬桶/日。所以,OPEC+5月增產43.2萬桶/日,則意味著163.2萬桶/日的新基線調整帶來的增量將被拆成4個月來完成。也就意味著,之前OPEC+決定今年9月完全退出減產計劃,那么新基線這部分的增量分拆之后,時間則將進一步推遲到2023年1月完全退出。
由此看來,OPEC+增產對原油價格的利空影響周期被延長。而疊加美國拋儲,頁巖油復產及伊朗、委內瑞拉等國潛在的復產風險,單從供應端來看,原油市場將承受較長期的打壓。相反,對于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市場人士還是給出中性或偏空的預期。一方面,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面臨減緩的風險,則經濟增長帶來的內生需求增長會放緩。另一方面,疫情的問題短期無法根除,美聯儲加息也可能對未來全球經濟和需求帶來額外的負面影響。所以,從定性的角度看,未來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變量將是“供增需減”的趨勢,也就意味著原油的基本面還將是趨勢性轉空,國際油價可能由此開啟估值的修復和回歸之路。
國際油價大方向向下回歸
原油基本面中性估值是70美元/桶左右,所以,原油平衡表由偏緊轉平衡甚至轉過剩的話,國際油價大方向會朝70美元/桶甚至偏下回歸。
總之,此前布倫特95~100美元/桶存在強支撐,但在國際局勢緩和的背景下,國際油價會形成收斂三角走勢。而在美國決定持續大規模拋儲之后,原油的供需基本面將出現松動,意味著國際油價的下方支撐會減弱甚至隨之下移,即國際油價可能形成震蕩向下的運行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突發地緣事件可能帶來短線干擾。如果供應端或者地緣政治方面施加進一步利空,則原油價格向下的節奏會加快。(作者單位:招金期貨公司)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