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六.五”環境日宣傳海報
今年6月5日是第三十九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的主題為“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Many Species,One Planet,One Future)。在呼應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呵護地球家園國際主題的同時,中國確定的“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為“低碳減排?綠色生活”,旨在號召公眾從我做起,推進污染減排,踐行綠色生活,為建設生態文明、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石油和化學工業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又是對能源依賴度很高的行業,在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基礎原材料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能源。這一稟賦決定了石油和化學工業必然成為國家節能減排行動重點關注的行業。“低碳減排、綠色生活”這一訴求,對石油和化學工業來說,義不容辭,責任重大。
能源不僅為石油和化學工業提供燃料和動力,而且也是某些產品的主要原料。因此,能源費用在化工產品成本中占的比重相當大。尤其是幾種主要高耗能產品,如合成氨的能源成本占產品成本的70%左右,燒堿能源成本占60%左右,黃磷能源成本占60%左右,純堿能源成本占20%左右,電石能源成本占75%左右。對化學工業來說,節能不僅是國家能源政策的需要,更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需要。
按照“十一五”期末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石油和化學工業在節能減排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下大力氣進行了重點用能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品結構、推廣節能技術和加強能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十一五”期間石油和化學工業多數重點耗能產品的能源單耗連續下降。據估算,與2006年相比,2009年原油加工每噸產品消耗標油下降了5.31%;乙烯每噸產品消耗標油下降了5.79%;合成氨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3.82%;燒堿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13.89%;純堿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17.2%;電石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10.78%;黃磷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0.52%。
盡管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能耗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國內企業之間的能耗水平也有很大差別。以合成氨為例,我國合成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逐年降低,2009年綜合能耗1365.87千克標準煤/噸,是有史以來全國平均的最好水平。但這一水平與國外、國內先進水平比,都有較大的差距。2005年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綜合能耗國外先進水平1000千克標準煤/噸,我國平均水平1200千克標準煤/噸,以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綜合能耗先進水平1610千克標準煤/噸,我國平均水平還在1800千克標準煤/噸左右,不論與國際先進水平比,還是與國內先進水平,節能潛力均很大。
首先,是一些企業的負責人對低碳發展的認識不深入,甚至沒有將其與企業發展關聯起來,企業員工的節能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全員節能意識沒有形成,遠未達到自覺節能的高度。
其次,目前企業中能源管理人員普遍不足,能夠達到能源管理標準要求的企業鳳毛鱗角,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專人負責節能工作,一些企業即使有專人負責,其掌握的節能技術信息、政策信息、節能新動態等也十分有限,不能適應企業節能需要。
再次,制約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因素還有:節能資金不足、節能方案難以實施、中央企業的管理體制嚴重阻礙合同能源管理在企業的實施等。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能源消費量為47192.5萬噸標準煤,石油和化學工業的能源消費總量還占全國工業能源消費量的1/5以上,石油和化學工業能源消耗每降低1個百分點,就意味著省出幾百萬噸的能源。因此,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節能減排潛力巨大,關鍵是企業要重視、措施要落實、監管要到位。為促進先進節能技術在企業的推廣,協會從眾多節能技術中遴選出了近百項石化企業適用、經實踐證明節能效果良好的節能技術,向全行業推薦。今天出現在這個版面上的幾家化工企業,就是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的企業。這些成績的意義不僅在于一個企業,還在于具有很大的推廣意義。無論老企業還是新企業,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能從這些企業的成績中,看到低碳經濟的無限生機。
2000~2009年石油和化學工業能源消耗總量及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的比例(能耗總量單位:萬噸標準煤。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能耗
占比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廠區
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廠區
山西焦化集團廠區
南京藍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
沈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