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青龍管業股份有限公司近幾年塑料管道產能年均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目前公司塑料管道產能達到6萬噸/年。 (張紅 攝)
8月11日,中國塑料技術高層論壇將在蘭州召開。這在業內是一個實質性內容很充足的會議,是業內最重要的技術會議之一。塑料產業為什么將這樣一個重要的技術會議首次放在西部地區舉行?會議主辦方——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技術協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惠娣告訴CCIN記者,塑料產業的發展,不能錯過西部大開發。
提到塑料產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經濟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區似乎與塑料產業無緣。但是現在看來,塑料產業的觀念正在發生轉變。現在這個行業的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踏準西部開發節拍?
西部 能提供什么樣的機遇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告訴CCIN記者,西部大開發對塑料制品的需求巨大。其重點之一是鐵路、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其中將用到大量的塑料管材、異型材、包裝材料、線纜等。西部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也將拉動塑料門窗用量上升。西部地區氣候干旱少雨,改善生態環境、加強設施農業、保障人畜安全飲水、節水灌溉等也是西部開發的重點工程,這其中將用到大量的塑料農膜、節水滴灌設施和塑料管材等。總之,在西部大開發已經過去的10年和未來的幾十年里,塑料將為其提供重要的新型材料支撐,特別是在一些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塑料比其他材料有著更多的優勢。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提供的一份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西部大開發10年間,西部地區塑料制品加工產量快速增長。目前塑料行業產量增長速度較快的是我國西部地區的12個省市區,2009年西部塑料制品產量達到377.5萬噸,同比增長31.26%,是西部大開發前1999年的71.86萬噸的5倍多。2007年以來,西部各省市區的塑料產量都超過全國增長速度。西部地區塑料制品產量5年前只占全國的5.9%,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已經接近10%。西部塑料制品主要集中在四川、重慶、新疆,其合計產量占西部地區的62%。2008年重慶、青海、廣西、四川、內蒙古塑料制品產量的增長速度都超過40%,重慶更是高達61%。
內蒙古自治區塑料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張永祥表示,目前西部原材料的供應優勢也越來越突出。以內蒙古為例,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公司和大唐內蒙古多倫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兩個大的煤化工項目都規劃了聚烯烴項目,按計劃這兩個項目將在今年9月份投產,完全達產后聚乙烯的產能將達到30萬噸,聚丙烯將達到76萬噸,合計產能超過了100萬噸。
西部大開發也給內地塑料制品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地處河北省的寶碩管材有限公司國際部經理郭淑紅告訴CCIN記者,受金融危機影響,尤其人民幣實行彈性匯率制度以后,不斷升值,中國產品原有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產品出口受到嚴重影響。今年1~7月,公司幾乎沒有接到外銷訂單。在這種情況下,西部的需求上來了。西部城市供排水管網、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需要加緊建設和完善,居住條件和辦公條件也需要改善,對塑料管材的需求巨大,因此,寶碩公司已經適時調整營銷策略,決定大力開發西部市場。
西部 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告訴CCIN記者,中央西部工作會議精神將推動西部地區基礎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塑料制品在其中大有作為,塑料制品的大量應用必將促進西部工業發展和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根據西部地區的特點,具體到產品類型,農膜、管材、型材、節水灌溉器材占有更大優勢,塑料建材和塑料包裝材料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品種。目前西部這幾大類塑料制品產量比重已經占全國的20%以上。2009年西部地區農膜產量增長速度為48.45%,高于18.39%的全國平均增速。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委會秘書長王占杰介紹說,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以及安全飲水、節水灌溉等水利工程的實施,塑料管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快速增長,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由于塑料管材受運輸半徑的制約,通常合理的運輸距離為1000千米,如果超過這一距離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因此就地生產、就近銷售就顯得很重要。
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是圍繞西部的水做文章。天業集團自組建以來,就將生產中國農民用得起的節水器材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在引進、吸收、消化的基礎上,自主開發成功天業大田膜下滴灌系統,他們開發的西部干旱地區節水技術及產品開發項目榮獲2009年度中國科技進步二等獎。
黃河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地面水源,長期以來,由于灌溉技術落后,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甘肅瑞盛亞美特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一直圍繞利用黃河水搞滴水灌溉做文章,2008年他們研制成功了引河滴灌首尾改裝新技術成套設備,解決了高泥沙含量的河水過濾問題,率先攻克了高泥沙含量的黃河水不能用于滴灌這一世界性難題,使黃河水的灌溉效益提高了3~4倍。該公司擁有9項自主知識產權,目前的塑料滴灌管生產能力達到12000米。
據介紹,像我國這樣缺水的國家,實現農業節水灌溉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2010年全國將形成年需求100億元以上滴灌器材的市場容量。滴灌的快速發展,開創了滴灌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和廣闊前景。“十二五”期間節水灌溉還將是我國水利和農業的發展重點。
寧夏青龍管業股份有限公司塑料管材技術負責人告訴CCIN記者,西部大開發的人畜安全飲水以及城鎮燃氣管網等重大項目給公司帶來了絕好的發展機遇。近5年來公司的塑料管材產能的增長保持在年均30%以上。目前公司塑料管道產能達到6萬噸,可以生產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給水用壓力管、燃氣管等高技術含量的管材。該負責人表示,與東部的大企業相比,青龍公司的塑料管道產能規模稍小,但公司在區域化、專業化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在寧夏、陜西、青海、甘肅、內蒙古等西部省區的市場占有率均在30%以上。
除了傳統的塑料制品外,一些嗅覺敏感的企業還發現了新的商機,西安永豐塑業(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總經理吳樹元告訴CCIN記者,“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物流業大發展,西部大量的資源類產品和初級加工產品要向東部轉移銷售,對周轉箱的需求必然激增。同時,隨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小轎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汽車油品的需求旺盛,潤滑油包裝桶用量也會大幅上升。”永豐公司嗅到并把握住了這一商機,2004年上馬了周轉箱生產線,2005年競得統一潤滑油包裝桶的“合格供方”,順利完成了由生產農膜向生產周轉箱和塑料油桶的轉變,企業每月僅周轉箱和油桶的銷售額就超過900萬元,徹底擺脫了生產單一農膜產品的困境。
西部 存在什么樣的軟肋
CCIN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塑料大企業都在積極尋求西部發展機遇。浙江中財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正計劃在新疆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安徽海螺集團也于去年在烏魯木齊開工建設8萬噸/年塑料型材生產線。
但也有業內專家指出,塑料企業要想在西部進一步發展壯大,還要對西部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剛剛從西部考察回來的中國塑協改性塑料專委會秘書長劉英俊深有感觸。他指出,目前,西部地區塑料產業鏈條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與東部相比,西部的塑料行業差距較大。盡管國家對西部發展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當前的市場環境還不足以讓塑料產業能夠像東部地區那樣健康發展。首先是西部地區市場經濟觀念薄弱,市場環境不規范,服務意識有待提高。其次,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不配套,也是限制塑料產業發展的瓶頸。再次,技術缺乏,科技人員流失嚴重,讓企業喪失了發展的后勁。
張永祥介紹說,西部塑料產業的發展面臨著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弱的困難。西部現有的一部分企業規模較小,管理水平不高,且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因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缺乏競爭優勢。
廖正品建議,西部地區塑料工業發展要注重吸收東部地區塑料工業發展的經驗教訓,一是要堅持以塑料工業生態化、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為發展基礎。二是要把西部塑料工業發展與西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要為國家重點工程、重點區域建設服務。三是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區提高塑料制品科技含量,促進西部地區大型骨干企業向產業高端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采取措施推廣節水灌溉成效顯著,目前,節水灌溉面積已超過3000萬畝。圖為準格爾旗的農民在實施微灌技術的大棚內勞動。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