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普遍擔心會重演2008年黑色行情嗎
煉油工藝中回收硫黃,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還能減少廢氣排放。圖為去年6月,安慶石化4萬噸/年硫黃回收裝置工程竣工驗收。(凌鵬 攝)
眼看就要進入秋季用肥旺季,正當國內磷復肥企業欲開足馬力生產時,卻遇到了一個突發事件——國內硫黃價格在兩個月內迅速飆升,價格陡然上漲超過50%。眼前的情景使人聯想起2008年的硫黃黑色行情。那次國際硫黃價格先是出現持續高漲,由100美元/噸直漲至 800美元/噸。就在國內企業大單買進后,又在3個月內從最高時的800美元/噸狂跌到65美元/噸。這一“歷史性的巨變”(業內人士語),使國內磷肥企業庫存的高價硫黃迅速貶值,造成中國磷復肥行業約4億美元的巨損。那么,這次硫黃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么?2008年的黑色行情會不會重演?這成為業內人士高度關注的問題。
今年以來就“打擺子”
今年硫黃價格的起伏又像在玩過山車。1月的國內市場硫黃還在每噸700元左右,在接下來的4個月里,硫黃市場展開了一場逐價游戲,至4月中旬已漲到每噸1600元。而隨后的3個月里,市場突然間又上演了高臺跳水的鬧劇,至7月初價格又跌回到每噸700元左右。從7月到現在,硫黃價格又迅速飆升,目前已漲到每噸1200元左右。
面對眼下風云突起的硫黃市場,云南金色田野集團公司的副總經理劉紹鴻陷入了艱難的抉擇:現在到底進不進硫黃?不買吧,企業現有庫存僅能滿足到十月的生產;買吧,又怕栽入2008年那樣的陷阱。那次高價購進硫黃導致企業虧損了1500萬~2000萬元,栽的這一跟頭至今讓劉紹鴻心有余悸。
國內磷銨生產龍頭企業之一——重慶雙贏集團營銷總監李寶星也是同樣感到兩難。他們公司每月約10萬噸磷銨的產量,需消耗硫黃5萬噸,現在硫黃漲價相當于每月增加了2000萬元原料成本。硫黃漲價,磷銨是否也將隨行就市?他認為目前磷肥需求基本穩定,出口和國內銷售并不順暢,如一下子快速漲價市場肯定接受不了,銷售量肯定要受影響。這使公司感到了巨大壓力。“為捱過難關,近期我們把每噸磷銨出廠價格小幅提高了50元,消化一小部分成本上漲的壓力。此外還通過優化內部管理,降低成本,在企業內部消化硫黃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李寶星說。
記者采訪國內幾家磷肥生產企業有關負責人時,他們都表示,今年肥市一片低迷,特別是當前磷肥市場處于淡季,國內市場消耗量大降,國際出口也不順暢,硫黃價格的劇烈波動讓企業處境雪上加霜。有的企業老總表示,如果硫黃價格繼續上漲,而磷銨市場不見好轉,他們會考慮停、減產。
硫黃價格短時期內的持續暴漲,對我國磷肥及其他相關行業影響極大,直接導致硫酸、磷肥行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回顧2008年硫黃價格曾經歷過山車似的變化,直接導致許多化肥企業產生巨額虧損,一直影響到2009年的整體效益。而這輪硫黃漲價之時正值磷肥銷售淡季,對磷肥企業來講更是雪上加霜。本來磷肥企業都是根據當時的原料價格、生產成本與經銷商簽訂了后期的銷售合同及銷售價,一些企業為了流動資金能周轉還接受了預付款,而硫黃價格突然大幅度上漲,使得磷肥生產企業的成本大幅上升,處于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兩難境地。如磷酸二銨企業,硫黃占產品成本的比例已由12%左右上升到目前的約35%,虧損企業逐漸增多。
協會給了一顆定心丸
目前磷肥企業最關心的是,2008年硫黃暴漲行情會不會重演?
記者采訪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理事長齊焉了解到,此輪硫黃價格上漲與2008年的情況不一樣。2008年上半年硫黃的瘋漲是由于國外生產商主動漲價,原因主要是石油漲價引起的連鎖反應。當時國際原油價格最高時逼近150美元/桶,美國、巴西等國意識到生物能源產業有機可尋,大量種植玉米,用以生產生物能源來替代石油。因此,導致玉米的價格高漲。玉米價格高,農民就舍得投入化肥。因此盡管化肥因石油漲價而漲價,但美國、巴西等國的農民依舊可以承受。2008年,磷酸二銨最高價格曾達到每噸1200~1300美元的高位。磷肥價格高又使硫黃水漲船高。同時由于硫黃是煉油副產品,油價瘋漲也相應拉動了硫黃漲價。而這次硫黃漲價,主要是由于國內硫黃經銷商無序競爭,自相競價而抬高了硫黃價格。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從去年到今年初,國內外硫黃市場一直低迷,價格低到每噸70美元。在此低價時,國內一批硫黃經銷商開始進入市場,在國際市場上與磷復肥生產企業爭購硫黃,因此推高了硫黃價格。
實際上,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已經引領了一波博弈。今年2月,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做了一次調研,對國內磷肥和硫黃主要生產企業、國外大的硫黃貿易商進行了調查,并于今年3月召集國內磷肥企業開了硫黃市場分析會。會上與會者認為,目前國內企業還有一定的庫存,國內港口囤積量較大,中石化普光氣田硫黃產量也在迅速提高,基于這些情況,生產企業在目前硫黃高價位時不必搶著購進。果然今年4月起,雖然國內外都進入農作物追肥期,貿易商豪賭后市硫黃需求量將迅速放大,逐步提升硫黃報價。但事與愿違,因為今年反常的氣候,在三四月份,大部分地區并沒有如預想按時進入集中追肥期,國內磷肥企業的訂單量也沒有大幅增加。貿易商的報價很高,但實際成交量并不高。結果,國內硫黃價格從每噸1600元一路下跌,一直跌到每噸700元左右。磷肥生產企業基本避免了損失,但囤積商都虧了。到7月份磷肥企業庫存少了,硫黃買進增加,國內硫黃價格又開始走高,其中不無囤積商要漲價翻本的因素。
對此齊焉表示,當前硫黃價格上漲是非需求因素引起的價格上漲,持續時間將不會太長。一是2010年世界硫黃供應量是增加的,中東、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成為主要供應國。雖然歐洲地區有所減少,但全球供應處于盈余狀態。二是中國2010年硫黃產量和有色金屬行業硫酸產量不斷增加。川東天然氣管道已經建成投入商業化供氣,天然氣產量大幅增加,而副產的硫黃也必然大幅增加。僅這個項目,預計今年硫黃產量就將增加80萬噸。國內硫資源自給率將不斷提高。三是今年國內硫黃主要用戶磷復肥行業生產已完成大半,預計今年全年國內磷酸二銨消費量為1200萬噸,而到目前磷肥行業已完成產量900萬~1000萬噸,大部分都已鋪到銷售網點。國內硫黃需求量有限,2008年的行情不會重演。預計9月份以后,隨著國內一些煉廠結束檢修投入生產,伊朗和中國臺灣因火災停產的硫黃廠恢復生產,尤其是川東天然氣硫黃的投產,硫黃資源增多,價格就會下來。
最應警惕港口炒家
探究國內硫黃價格上漲的原因,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任亞杰認為,這主要是國內眾多囤積商市場炒作所致。而導致國內市場炒家大增的原因,是國家一項增值稅政策的變化。以前磷肥生產企業直接從國外進口生產用硫黃的增值稅率是零,貿易商進口硫黃的稅率一直為17%。磷肥生產廠家進口硫黃有稅收優惠,所以那時貿易商炒作利潤不大,市場上炒家較少。而2009年6月起,國家對磷肥生產廠家進口硫黃增值稅率也調整為17%,與硫黃貿易商進口的稅率相同。由此貿易商便有了炒作空間,國內硫黃市場炒作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
目前,硫黃市場的過度炒作也導致國際硫黃貿易在逐漸發生改變。全球最大的硫黃供應商——殼牌公司已越來越多地將長約貿易轉為近似現貨貿易,價格一船一定。中東、加拿大的硫黃公司也增加了現貨貿易,實行即時交易,為硫黃交易價的快速變動推波助瀾。這使得國內磷復肥生產企業越來越難于拿到長約合同,對生產影響很大。
據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川反映,2009年硫黃價格下降使中國硫黃進口量增加,但磷肥生產企業庫存很大,全年基本沒有進貨,硫黃均在港口囤積,炒家倒賣助推了價格上漲。自中國大規模引進硫黃制酸以來,中國磷肥產業對進口硫黃依賴嚴重,所以要避免硫黃漲價和炒作非常困難。目前中國港口有200萬~300萬噸硫黃庫存,但絕大多數并沒有在磷肥企業手中,一有機會這些貨就要興風作浪,這對中國磷肥企業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風險。
企業的這一擔憂記者從青島的一位朋友處得到了證實:現在國內市場上硫黃的炒家驟然增多,青島港就是一個炒家云集的地方,小貿易公司多如牛毛。一有進口硫黃船到港,由于買家太多,馬上形成賣方市場,國內商家自己便掐了起來,競相高價攬貨。而國外硫黃貿易商則待價而沽,坐山觀虎斗,誰出的價高就給誰。國內炒家大多買空賣空,有時一船貨做好了就出個暴發戶,也有一船貨做賠了跳樓自殺的。炒家這么多,炒作程度這么劇烈,難怪國內硫黃市場就像“打擺子”似的難以消停。
齊焉等專家認為,目前國內磷肥生產的硫黃70%要依靠進口,而國內硫黃交易市場發育還不完善,硫黃價格過于波動對國內磷肥生產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希望政府強化國內硫黃市場管理,對磷肥生產企業進口生產用硫黃的增值稅率給予減半征收的優惠,以遏制國內硫黃市場的過度炒作。
目前,各大港口囤積的硫黃成為貿易商炒高價格的工具。圖為國內某港口堆積的硫黃。(CFP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