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石化聯合會加入ICCA簽字儀式的報道
圖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中)與ICCA主席、美國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利偉誠(左),ICCA全球執行官戰略小組主席、德國巴斯夫公司董事長賀斌杰(右)親切握手交談。
12月17日下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和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CCA)秘書長卡爾·杜雷在中國加入ICCA的文件上簽字,從此中國石化聯合會成為ICCA中的重要一員。“ICCA要真正成為全球性組織,必須要有中國石化聯合會的加入。”ICCA主席安德魯·N·利偉誠在致詞中強調了中國在世界化學工業舞臺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任建新(左二)與德國巴斯夫公司董事長賀斌杰(右二)等外賓交談。
從相識到牽手走了6年
早在2004年,日本化工協會秘書長田中正躬就告知中國石化聯合會的前身中國石化協會ICCA設立了觀察員機制,并鼓勵中國加入。隨后,ICCA秘書處正式來函通告已設立觀察員機制,歐洲化工協會、美國化工協會、日本化工協會等ICCA主要成員代表曾多次就此事訪問中國石化協會。
中國石化聯合會作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唯一的全國性行業組織,與國外相關協會組織加強合作是其夙愿。因此,就成為ICCA觀察員資格等問題,中國石化聯合會也積極與對方進行溝通,并于今年8月與ICCA簽署備忘錄,9月正式向外交部提出加入ICCA的請示并獲準加入。
如今中國石化聯合會終于成為了ICCA的觀察員。ICCA主席、美國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兼CEO利偉誠告訴記者,觀察員是成為ICCA正式成員的第一步,所有的會員都是先從觀察員做起。ICCA在全球所設定的標準非常重要,它要求所有的協會成員完成和達到這一標準,而成為觀察員則可以了解ICCA的工作內容,進而能很好地過渡成為正式會員。
中國石油化工規劃院院長顧宗勤(左一)與美國道康寧公司董事長史蒂芬妮·博恩斯等交談。
“ 中國不可或缺 ”
利偉誠表示,多數跨國化工公司的成功以前都來自發達國家,目前這種情況正在改變,新興市場正在成長為新的動力。中國被稱為是世界的工廠,但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結果的到來比很多專家預測得都要早。現在,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支出已排在世界第三,可以說,中國目前是世界的工廠,將來將成為思想的工廠,中國的技術創新和解決方案可以幫助ICCA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ICCA全球執行官戰略小組主席、德國巴斯夫公司董事長約根·賀斌杰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說,中國在全球化學工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年前,中國是全球第六大化學品市場,目前已排在第三,預計3年后,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市場,中國石化聯合會加入ICCA是對雙方均有利的舉措。
ICCA秘書長、美國化工協會主席卡爾·杜雷也認為,中國石化聯合會加入后,ICCA能夠更好地代表全球化工行業。此次簽約使中國石化聯合會和ICCA的聯系更為緊密,雙方在相互學習中將共同推動全球化學工業做大做強。
責任關懷是合作重點
利偉誠表示,ICCA的主要工作是協調國際化工行業內的信息交流,協調和確立國際化工行業在有關產業政策方面的立場,并代表化工行業與聯合國環境發展署、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就健康、安全、環保、貿易等問題進行溝通。同時,ICCA還致力于推廣和協調化工行業的主要全球性志愿活動如責任關懷活動、高產量化學品安全活動、長期研究計劃活動等。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的54個化學協會加入到了責任關懷的行動當中。
賀斌杰表示,在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政府意識到中國化工未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可持續發展,對ICCA來說,也是如此。中國石化聯合會加入ICCA后,相關公司可通過參加ICCA的一些活動受益。如ICCA定期會推出一系列被稱為能力建設的舉措,邀請ICCA所有的成員和公司參加其舉辦的培訓,聘請專家解答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達到責任關懷這一計劃的目標,同時,也會針對特定的化學品給出一些建議。
李勇武表示,責任關懷包含環保、安全、健康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中國石化聯合會從本世紀初開始推進責任關懷,全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和水平普遍提高,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已有53家大型企業向社會做出莊嚴承諾。不過,國外責任關懷活動開展得更早,經驗更豐富,形成了一個標準、認證以及執行的體系,加入ICCA有利于促進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責任關懷活動的開展,這將是雙方未來合作的重點。
ICCA秘書長卡爾·杜雷(右一)與中石油副總經理王宜林等在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