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當華爾街預測油價將再次回跌到30美元時,只有李柏成功預測油價將站上高峰,當時他被認為是個狂人,但沒想到他預言的六個月內,油價從35美元爬到50美元。三年后,他出版新書《石油沖擊》,再次大膽提出警訊:隨著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快速成長,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內,油價將破100美元,甚至接著一路攀上200美元,而且可能還不是終點!
《全球商業》獨家專訪李柏,他說:“我希望我假設和預測的一切完全錯誤,要是真的這樣,包括我在內,每一個人和企業都會好過多了,問題是,所有證據都證實,我說對了。”以下是李柏專訪的精彩紀要。
《全球商業》問(以下簡稱問):為何你敢如此大膽預測油價上漲到200美元?你怎么看未來油價的走勢?
李柏答(以下簡稱答):如果油價今年年底突破70到75美元,我想我不會太意外,我預估2008年將突破90到95美元,后年將突破100美元。2012年到2015年,我想可能就會突破200美元,畢竟油價從1999年以來就上漲了7倍,我認為我預估的這個速度一點都不驚人。
油價上漲比1970年代更嚴重、更緊急
問:大膽預測2015年油價會上漲到200美元,你的依據是什么?
答:我的預測基礎是觀察油價在上一波走勢中的波動,也就是1970年代那一波上漲。1970年代初期,每桶油價才1.35美元,最后在
1980年代初,達到每桶35美元,油價從底部上漲到高點,一共漲了20倍。我把油價乘以20倍,換算出200美元(編按:李柏書中以1998年原油價格近10美元的低點,乘上26倍,算出260美元,200美元是會讓人們感受到痛的點)。
我會這么估計有幾個原因,我認為現在比起1970年代,狀況更嚴重,也更緊急。因為在1970年代時,我們面對的主要是一個政治危機,但今天我們面對的是經濟危機,需求成長的速度比我們增產的速度還快,而且,我認為現在石油增產的能力,再也沒辦法像1970年代那樣龐大了。
我問自己,現在的世界經濟可以容忍油價大漲,并且正常運作嗎?如果油價上漲20倍,我們還能像1970年代那樣控制通貨膨脹嗎?我認為目前情況是完全不同于1970年代的,而且我認為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我觀察到發展中國家發展非常快,在世界經濟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果這些發展中國家持續發展,它們對石油的需求也會持續增加,不管價格會多高。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發展的腳步慢下來。
全球有20億人還沒開始消耗石油
問:中國內地是成長很快的經濟體,你怎么看中國與石油供需的關系?
答:我認為中國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雖然目前它們的人均消費還遠低于美國,但你可以觀察到這些發展中國家,像是中國、印度、俄羅斯,它們必須馬不停蹄地成長,才能確保經濟不至崩盤。對它們來說,成長是一種必需品,而不是一種奢侈品!
對美國來說,它們每年經濟成長只有1%至3%,并不會對它的政權穩定有太大影響,但是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如果經濟成長慢下來,就可能會造成政治波動。
我想中國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它的成長不能慢,對能源的需求在急速增加。我認為中國的能源需求,起碼需要達到它成長率的一半以上,若中國經濟未來還是以每年8%、甚至10%的速度成長,我預估它每年對能源需求的成長幅度大約是4%。但事實上,能源效能增加的速度一直都比成長率低,跟過去50年來的速度沒差多少。
問:有人認為是因為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太大,才會導致油價上漲,你認為呢?
答:中國不是唯一該怪罪的,這是一個全球的情況,若只怪中國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中東地區對石油的需求成長速度,幾乎已經和中國非常接近了。它們需要用10倍的能源來發展能源。
在阿爾及利亞有7000萬 人口,每人每天收入是1美元,這些人目前還沒消耗什么石油資源,假如他們提升到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程度,一天就要多增產100萬桶。那還只是一個國家,根據世界銀行(IBRD)統計,全球還有20億人口,每天只賺2美元,這些人都還沒開始消耗石油呢!
所有發展中國家這么龐大的能源需求,會壓垮全球能源供貨商的供給量,這將導致油價持續上漲,連帶引發更大的通脹。
油價、物價上漲不再是暫時情況
問:為什么沒人注意到這個危機呢?
答:這是因為人類心理的關系,一般人、消費者跟投資人都可以緩慢適應這些改變。1999年以來,能源價格躍升了7倍,但因為它是緩慢發生的,以至于大家都比較容易適應,就像溫水煮青蛙,這跟油價、原材料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因為漲幅很溫和,人們就能緩慢適應,但這并無法改變事實。同樣的漲幅,若集中在某一天,大漲10%至20%,才會讓全世界真正覺醒。等到出現經濟衰退等現象,中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才會想到要大力投資替代能源,而且起碼是一兆美元以上的投資,才足以支持這個世界的替代能源基礎建設。
問:大家不相信油價會到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美國聯準會在計算通脹時,居然把石油跟食物的漲幅排除在外!算都不算!因為他們都認為食物和油價的上漲只是暫時的,不會是長期的,所以根本不計入通脹的計算。
因為他們還活在過去!因為大家都習慣了過去就是這個樣子,因為在1970、80、90年代,油價攀升的原因是因為戰爭、政治因素;食物也是因為天災而漲價,過后價格又會回穩。
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油價、食物價格上漲,已經不再是暫時的情況了,五六年前華爾街也沒有券商相信油價會往上漲,也沒人相信油價會到每桶120美元,一個人都沒有。你該怎么說呢?油價現在都已經從十幾美元漲到70多塊美元!
問:目前替代能源的發展呢?
答:打從我寫了這本書后,他們在替代能源上做了什么嗎?什么都沒有!(Nothing!強調語氣)美國卻想要靠乙醇來解決問題。我認為乙醇根本是個笑話!乙醇很耗水,它的生產過程要耗掉比產出更多的能源!(越講越激動)我現在的看法,比我當初寫書的時候還要更悲觀,因為替代性能源沒有太多進展。
問:如果不是乙醇,那你認為目前比較有希望的替代能源是哪些?
答:風力,現在是個很經濟的發電方式。在我的想象里,未來的世界如果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勢必要有大型的風力發電,包括所有的汽車都是靠風力生產的電力在移 動。這絕對是可能的,但要能走到那一步,這個世界必須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我們現在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風力這一塊得到的資源,相較于乙醇是這么的不成比例!因為現在大家都不相信我們處在能源危機中,才沒有人真的積極投資和開發新能源。
《全球商業》獨家專訪李柏,他說:“我希望我假設和預測的一切完全錯誤,要是真的這樣,包括我在內,每一個人和企業都會好過多了,問題是,所有證據都證實,我說對了。”以下是李柏專訪的精彩紀要。
《全球商業》問(以下簡稱問):為何你敢如此大膽預測油價上漲到200美元?你怎么看未來油價的走勢?
李柏答(以下簡稱答):如果油價今年年底突破70到75美元,我想我不會太意外,我預估2008年將突破90到95美元,后年將突破100美元。2012年到2015年,我想可能就會突破200美元,畢竟油價從1999年以來就上漲了7倍,我認為我預估的這個速度一點都不驚人。
油價上漲比1970年代更嚴重、更緊急
問:大膽預測2015年油價會上漲到200美元,你的依據是什么?
答:我的預測基礎是觀察油價在上一波走勢中的波動,也就是1970年代那一波上漲。1970年代初期,每桶油價才1.35美元,最后在
1980年代初,達到每桶35美元,油價從底部上漲到高點,一共漲了20倍。我把油價乘以20倍,換算出200美元(編按:李柏書中以1998年原油價格近10美元的低點,乘上26倍,算出260美元,200美元是會讓人們感受到痛的點)。
我會這么估計有幾個原因,我認為現在比起1970年代,狀況更嚴重,也更緊急。因為在1970年代時,我們面對的主要是一個政治危機,但今天我們面對的是經濟危機,需求成長的速度比我們增產的速度還快,而且,我認為現在石油增產的能力,再也沒辦法像1970年代那樣龐大了。
我問自己,現在的世界經濟可以容忍油價大漲,并且正常運作嗎?如果油價上漲20倍,我們還能像1970年代那樣控制通貨膨脹嗎?我認為目前情況是完全不同于1970年代的,而且我認為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我觀察到發展中國家發展非常快,在世界經濟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果這些發展中國家持續發展,它們對石油的需求也會持續增加,不管價格會多高。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發展的腳步慢下來。
全球有20億人還沒開始消耗石油
問:中國內地是成長很快的經濟體,你怎么看中國與石油供需的關系?
答:我認為中國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雖然目前它們的人均消費還遠低于美國,但你可以觀察到這些發展中國家,像是中國、印度、俄羅斯,它們必須馬不停蹄地成長,才能確保經濟不至崩盤。對它們來說,成長是一種必需品,而不是一種奢侈品!
對美國來說,它們每年經濟成長只有1%至3%,并不會對它的政權穩定有太大影響,但是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如果經濟成長慢下來,就可能會造成政治波動。
我想中國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它的成長不能慢,對能源的需求在急速增加。我認為中國的能源需求,起碼需要達到它成長率的一半以上,若中國經濟未來還是以每年8%、甚至10%的速度成長,我預估它每年對能源需求的成長幅度大約是4%。但事實上,能源效能增加的速度一直都比成長率低,跟過去50年來的速度沒差多少。
問:有人認為是因為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太大,才會導致油價上漲,你認為呢?
答:中國不是唯一該怪罪的,這是一個全球的情況,若只怪中國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中東地區對石油的需求成長速度,幾乎已經和中國非常接近了。它們需要用10倍的能源來發展能源。
在阿爾及利亞有7000萬 人口,每人每天收入是1美元,這些人目前還沒消耗什么石油資源,假如他們提升到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程度,一天就要多增產100萬桶。那還只是一個國家,根據世界銀行(IBRD)統計,全球還有20億人口,每天只賺2美元,這些人都還沒開始消耗石油呢!
所有發展中國家這么龐大的能源需求,會壓垮全球能源供貨商的供給量,這將導致油價持續上漲,連帶引發更大的通脹。
油價、物價上漲不再是暫時情況
問:為什么沒人注意到這個危機呢?
答:這是因為人類心理的關系,一般人、消費者跟投資人都可以緩慢適應這些改變。1999年以來,能源價格躍升了7倍,但因為它是緩慢發生的,以至于大家都比較容易適應,就像溫水煮青蛙,這跟油價、原材料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因為漲幅很溫和,人們就能緩慢適應,但這并無法改變事實。同樣的漲幅,若集中在某一天,大漲10%至20%,才會讓全世界真正覺醒。等到出現經濟衰退等現象,中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才會想到要大力投資替代能源,而且起碼是一兆美元以上的投資,才足以支持這個世界的替代能源基礎建設。
問:大家不相信油價會到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美國聯準會在計算通脹時,居然把石油跟食物的漲幅排除在外!算都不算!因為他們都認為食物和油價的上漲只是暫時的,不會是長期的,所以根本不計入通脹的計算。
因為他們還活在過去!因為大家都習慣了過去就是這個樣子,因為在1970、80、90年代,油價攀升的原因是因為戰爭、政治因素;食物也是因為天災而漲價,過后價格又會回穩。
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油價、食物價格上漲,已經不再是暫時的情況了,五六年前華爾街也沒有券商相信油價會往上漲,也沒人相信油價會到每桶120美元,一個人都沒有。你該怎么說呢?油價現在都已經從十幾美元漲到70多塊美元!
問:目前替代能源的發展呢?
答:打從我寫了這本書后,他們在替代能源上做了什么嗎?什么都沒有!(Nothing!強調語氣)美國卻想要靠乙醇來解決問題。我認為乙醇根本是個笑話!乙醇很耗水,它的生產過程要耗掉比產出更多的能源!(越講越激動)我現在的看法,比我當初寫書的時候還要更悲觀,因為替代性能源沒有太多進展。
問:如果不是乙醇,那你認為目前比較有希望的替代能源是哪些?
答:風力,現在是個很經濟的發電方式。在我的想象里,未來的世界如果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勢必要有大型的風力發電,包括所有的汽車都是靠風力生產的電力在移 動。這絕對是可能的,但要能走到那一步,這個世界必須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我們現在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風力這一塊得到的資源,相較于乙醇是這么的不成比例!因為現在大家都不相信我們處在能源危機中,才沒有人真的積極投資和開發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