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陽縣依托資源優勢,通過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狠抓四個方面的工作,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一是狠抓技術改造,降低生產消耗。自2003年以來,開陽縣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用于研發黃磷尾氣利用、磷渣綜合利用、黃磷生產工藝廢水治理、鍋爐脫硫除塵等項目,對單位能耗較高的6300千伏安以下黃磷爐限期關閉,開發完成了縣內所有黃磷電爐“四變六”電極技改,使每噸黃磷可節約生產用電500余度,同時,實施黃磷工業用水閉路循環技改工程,使每噸黃磷節約用水30噸,年節約用水200余萬噸。二是抓產業結構調整,降低平均能耗。按照“熱濕并舉,控制熱法,突破濕法”的思路,在引進開磷集團120萬噸磷銨以及兗礦50萬噸合成銨項目的同時,把好新建項目準入關,實現了開陽縣由單一的黃磷工業結構向磷煤復合型化工結構的轉變。三是抓“三廢”綜合利用,形成復合化工產業鏈。開陽縣大力推進企業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利用黃磷尾氣加熱烘干原料以及用于三聚磷酸鈉聚合熱源,先后實施了磷都化工公司2萬噸甲酸和黔能天和5000噸甲酰胺項目,研發高摻量磷渣水利、超流態微細粉等項目,并將黃磷生產廢渣用于水泥生產。四是抓生產管理的監管,挖潛降耗增效。通過督促指導企業推進精細化管理,制定節能減排計劃,針對部分黃磷企業能耗較高的實際,提出具體整改措施,如國華天鑫公司通過整改新建料場大棚,增加烘干設備,切實解決了磷礦石露天堆放、原料濕度大等問題。
日前,開陽縣年產2萬噸甲酸的生產線正進行安裝和單機調試階段,年產50萬噸合成氨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開磷120萬噸磷銨項目也正在積極的實施中。開陽縣招商引資局有關人士介紹,這些項目的推進,開陽縣磷煤化工節能減排工作效果將更加明顯,逐步形成復合化工產業發展體系。
日前,開陽縣年產2萬噸甲酸的生產線正進行安裝和單機調試階段,年產50萬噸合成氨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開磷120萬噸磷銨項目也正在積極的實施中。開陽縣招商引資局有關人士介紹,這些項目的推進,開陽縣磷煤化工節能減排工作效果將更加明顯,逐步形成復合化工產業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