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1點34左右,短纖中心大容量裝置值班長張春榮像往常一樣巡檢,發現后紡21K導絲機3號、5號牽引輥漏油,此時潤滑油的油位只是油標的三分之一,如果缺油會引起齒輪損壞。他立即關閉壓空閥門,隨后停車通知保全人員補加潤滑油至正常液位。張春榮靠扎實的現場功底,多次在當班期間排除故障,化險為夷。今年在公司舉辦的紡絲工技術大比武中,他榮獲第一名。
????外行變內行
????1987年12月進廠的張春榮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班組、原滌綸二廠前紡11-12K工段的一名組員。 2007年9月中心成立大容量裝置,張春榮作為骨干加盟裝置成為值班長。大容量裝置產量大,但是競爭力不強,消耗高,產品開發掉頭難,前身又處于前后紡分開,上下道工序溝通協調難,相互推諉的事時常發生。上下道工序整合后,降低消耗成為工作的重點。作為值班長的他堅持抓好前紡的定期作業,特別是環吹的均勻性、上油環的清洗質量等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他都認真查看,為后紡提供了優質的原絲。大容量裝置前后紡是一家,對于張春榮來說,前紡是他的強項,特別是多年積累,他成為前紡調整絲道和調絲束張力、處理毛絲、開停車等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是處理后紡發生的問題就不是那么得心應手了。
????針對自己的“短板”,他虛心請教,很快也成為行家。卷曲機經常有跳輥現象,他帶領班組同志認真查找原因,發現循環水流量小、回水堵、蒸汽預熱箱含水多等容易造成跳輥。針對查找出的原因,他一接班就認真巡檢,觀看卷曲機狀況,及時進行調整,有效解決了跳輥問題。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一段時間裝置長絲束投訴明顯增多,影響了產品的信譽。在裝置實現零投訴討論會上,他提出了減少長絲束投訴的設想,并在工作中加以運用,每當后紡了桶,他都和崗位職工認真做好了桶作業,并要求牽伸做好廢絲風門工作,在牽伸線處理纏輥后切斷開車,認真觀察絲束掛到刀盤外的狀況,到今年11月底橫班沒有發生長絲束投訴,他的目標是力爭到年底實現長絲束“零投訴”。
????攻關顯身手
????今年以來,在工作實踐中,張春榮發現后紡消耗高的原因不外乎纏輥多、了桶前3小時左右因前紡尾絲引起卷曲機跳停次數多、開車一次性成功率不高等幾個因素,他發動班組成員獻計獻策,提合理化的方法,并嚴格按照大家提出的方法解決現場問題。接班后,他認真檢查絲道的狀況,從集束一直到松弛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使絲道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班組成員加強對現場巡檢的次數,減少了一牽、二定型、三牽、三輥機纏輥的次數,有效地降低了廢絲量。同時他積極探索崗位職工之間的有效配合,牽伸工在開車前清除夾絲,要求將卷曲機前的絲拉直了再開,提速時不能太快,使開車一次性成功率大大提高。針對了桶前3小時左右前紡尾絲集中出現,他要求一人在集束下方互相配合監視尾絲,一人站在卷曲機旁,力爭不停車處理尾絲。經過班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橫班的廢絲量控制在每月35噸以內,最好時能達到25噸左右。
????對針織專用料產量少的問題,在中心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張春榮積極參與優化修板,生頭時間的攻關,原來每批絲要剔除128包到現在每批絲只要剔除50包,每批絲的針織專用料產量增加20多噸左右。以前每天中壓蒸氣消耗量在270噸左右,他提出優化工藝方案,如今,他的設想已經推廣使用,每天的蒸氣量降為200左右。
????(張斌 俞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