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烴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對烯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近年雖然國內烯烴產業發展很快,但仍無法改變需要大量進口的狀況。因此,有識之士認為,我國在加快發展石油烯烴的同時,應加快非石油烯烴的步伐。
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石化路線生產乙烯和丙烯產品的發展。由于國內煉油行業布局分散和平均規模較低,煉廠生產的石腦油數量有限,難以配套合理經濟規模的乙烯裝置;石油價格不斷攀升,使國內烯烴原料制約不斷增大。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科研工作者展開了對煤制烯烴的探索。甲醇制烯烴技術以國內相對富裕的煤炭資源作為原料,其成本和資源優勢已經凸現。2010年8月,采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建設的全球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示范裝置——神華包頭年產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建成投產。該項目從催化劑到工藝路線,一共申請了60多項發明專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成功實現了工業化應用,開創了煤基能源化工產業新途徑,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
為了保持DMTO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該所又開發了甲醇轉化與烴類裂解結合的DMTO-Ⅱ技術。這項技術實現了高選擇性催化裂解,可顯著提高低碳烯烴選擇性,屬國際首創。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我國甲醇制烯烴取得的成功,包括與之相關的技術儲備已顯露出其現實意義。我國甲醇產業規模已躍居全球首位,可為烯烴生產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現在,國內DMTO技術專利商新興公司已經與相關企業簽訂了7份甲醇制烯烴技術合同,烯烴年總產能達500萬噸。專家預測,到“十二五”中后期,甲醇制烯烴將成為我國石油制烯烴的重要補充。
非石油路線的烯烴產業可謂“明日工業”,富煤少油的中國發展非石油烯烴產業勢在必行。隨著沿海經濟的蓬勃發展,民營企業的日益壯大,國內對乙烯、丙烯的需求日益旺盛,DMTO技術市場應用前景看好,進一步開發下游精細化工產品更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