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有丁二烯裝置集中于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團,資源近乎壟斷,因此控盤相對容易,丁二烯被業內戲稱為“魔鬼產品”。
去年底,丁二烯價格自底部快速回升。由于其下游合成橡膠行業,特別是順丁橡膠的新增產能將在今年集中釋放,而碳四資源不足嚴重制約了丁二烯的擴張步伐。業內判斷,在供求矛盾和成本支撐兩方面因素下,“丁二烯-合成橡膠”產業鏈的利潤將逐漸向上游轉移,被業內戲稱為“魔鬼產品”的丁二烯產業有望迎來高景氣周期。
合成橡膠產能快速擴張
“十一五擴丁苯,十二五擴順丁”,是業內對橡膠業近幾年擴能情況的描述。丁二烯的主要下游包括順丁橡膠、丁苯橡膠和ABS樹脂,三者占比分別為37%、33%和12%。其中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需求主要來自汽車輪胎及橡膠制品。
金銀島資深分析師王永濤告訴記者,2009年到2011年底,國內丁苯橡膠產能從110萬噸增至145萬噸。今年是丁苯橡膠擴能的“小年”,算上杭州浙晨5萬噸、中石油撫順石化20萬噸,以及山東華懋新材料10萬噸裝置,預計到今年底,國內丁苯橡膠設計產能將超過170萬噸。
今年順丁橡膠擴張的步伐更快。記者從中國橡膠協會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國內將新建、擴建多套順丁橡膠裝置,僅中石化、中石油旗下就有燕山石化3萬噸、茂名石化10萬噸、揚子金浦10萬噸、成都乙烯15萬噸、大慶石化10萬噸裝置將于今年一至三季度投產。此外,合資企業臺橡宇部擴建的7.2萬噸、民營山東華懋新建的10萬噸、浙江傳化10萬噸以及齊翔騰達5萬噸新建裝置也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投產。
按照上述產能計算,今年丁二烯下游中,僅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的新增產能就在120萬噸以上。生意社化工分社分析師何杭生告訴記者,丁二烯幾乎是順丁橡膠的唯一原料,其他助劑使用占比很少,丁苯橡膠中,丁二烯比重也在七成以上,這意味著新增產能對丁二烯的剛性需求比較大。
相對于下游企業輪番大手筆擴能,丁二烯行業擴張的步子要小得多。王永濤介紹,受制于碳四資源不足,今年大概只有46萬噸的丁二烯裝置投產,分別是齊翔騰達10萬噸、撫順石化12萬噸、大慶石化9萬噸和成都乙烯15萬噸裝置。
按照上述丁苯橡膠35萬噸和順丁橡膠80萬噸的新增產能計算,所需的丁二烯配套裝置至少在100萬噸左右,這還不算SBR乳膠、丁腈橡膠等其他丁二烯下游的新增需求,因此可以判斷,2012年丁二烯的供給缺口會比較大。
產業鏈利潤向上游集中
事實上,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的丁二烯供給近幾年一直較為短缺,但由于價格波動較大,行業利潤并沒有增厚多少。
安訊思(ICIS)分析師劉婧告訴記者,2011年國內丁二烯總產能在270萬噸左右,由于現有裝置集中于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團,資源近乎壟斷,因此控盤相對容易,丁二烯也被業內戲稱為“魔鬼產品”。
2012年以前,隨著丁苯橡膠產能增加,丁二烯行業的開工率也在不斷提升。不過“魔鬼產品”價格波動大,行業利潤并沒有增厚多少。反觀下游,由于原料成本低,以順丁橡膠為例,去年的平均噸利潤就高達4000~5000元。
去年12月,在外圍產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丁二烯價格從底部回升,由此“丁二烯-合成橡膠”產業鏈的利潤分布也開始發生微妙變化。何杭生介紹,去年12月末,丁二烯從1.87萬元~1.9萬元/噸啟動,一路漲至2.59萬元/噸。其中,盤錦石化報價甚至高達2.98萬元/噸,幾乎完全吞噬了順丁橡膠和丁苯橡膠的利潤空間。
近期,受下游抵觸情緒影響,丁二烯價格出現松動,但不論從供給缺口,還是從成本支撐來看,業內大多認為,丁二烯進一步回調的空間不大,今年的價格中樞應該會比去年高。寧波杉杉物產有限公司橡膠業務部某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下游普遍接受的丁二烯價格在2.3萬~2.4萬元/噸,但不排除在目前2.5萬元/噸的價格水平上僵持一段時間后,下游最終會被迫成交,畢竟“之前合成橡膠行業也賺過一筆了”。
此外,劉婧表示,近期外圍輪胎市場價格在上漲,國內半鋼胎行業開工率接近100%。“3月中下旬,一旦終端啟動合成橡膠采購,丁二烯價格有望找到新的平衡點。”業內判斷,遼通化工、齊翔騰達等公司的丁二烯裝置將率先從產業鏈利潤轉移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