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尿素生產運行 穩定氮肥供給市場
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 李壽生
2012年5月7日
一季度氮肥行業產銷兩旺但價格失控
今年一季度,國內化肥行業出現了近年來難得的產銷兩旺的好局面。1~3月,全國化肥產量(折純,下同)1733.9萬噸,同比增長17.5%,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1.5個百分點。其中,尿素產量721.2萬噸,增長10.6%;磷肥產量445.4萬噸,增幅達30.1%;鉀肥產量73.3萬噸,增長7.2%。氮肥工業協會統計,1~3月全國合成氨產量累計1409.1萬噸,同比增長8.1%。
在價格方面,今年以來,我國氮肥市場需求旺盛,氮肥市場價格一直呈現穩中上揚態勢。據市場監測顯示,1~3月,尿素市場均價為2307元/噸,同比上漲15.5%;磷酸二銨均價3223元/噸,同比下跌5.5%,是化肥中極少數價格下降的產品之一;磷酸一銨均價2770元/噸,同比漲幅2.7%;國產氯化鉀均價3107元/噸,同比漲幅8.2%;45%氯基復合肥均價2803元/噸,同比漲幅14.1%。總體看,今年一季度化肥市場價格高位運行。其中,氮肥價格漲勢較強,復合肥高位回調,磷鉀肥走勢基本平穩。
但是,目前氮肥市場出現了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尿素價格持續上漲,據統計,自去年11月份以來,尿素市場平均價格連續6個月呈上漲勢頭。特別是5月1日之后,又呈現過快上漲的勢頭,最高出廠價格達2450元左右。這種過快連續的上漲勢頭,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將對行業長期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這一問題應引起全行業上下的高度重視。要統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行業經濟運行,防止市場大起大落,維護來之不易的產銷兩旺的大好局面。
高度重視穩定氮肥市場的重要性
首先,氮肥行業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據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底,我國合成氨、尿素的產能分別為6550萬噸和6619萬噸,2011年合成氨、尿素的產量分別為5364.1萬噸和5345萬噸。2011年農業消費尿素4050萬噸,工業消費尿素1050萬噸,尿素總消費量5100萬噸,產能過剩1500萬噸左右。2012年預測尿素總消費量也只有5200萬噸,但目前新增產能還在不斷增加。據最新統計,2012年國內將有18個新建合成氨和尿素項目投產,合計合成氨產能564萬噸,尿素產能873萬噸。雖然近年來也淘汰了一些落后產能,但目前國內氮肥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并沒有降低,壓力還在不斷增長。行業所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不是一個很容易解決的矛盾。正是如此,市場的穩定對行業平穩健康發展來講至關重要。
實際上,直到 2011年,氮肥生產還在低位徘徊。去年1~5月份,由于市場需求低迷,氮肥生產出現了歷史少有的負增長,一季度尿素產量同比下降4.5%。6月份由于庫存逐漸消化,國內市場逐步回暖,市場價格開始回升,拉動了氮肥生產。但進入7月份以后,國內用肥需求減弱,加上尿素出口下降,產量再次回落。一直到年底,生產始終維低位運行,12月份尿素產量達到歷年最低水平。也就是說,今年以來,氮肥企業剛剛從前幾年低迷的市場中走出來。經歷過這么多年氮肥坎坷發展的人都會明白,“大喜”之后一定會出現“大悲”。為了減少“大悲”,我也建議氮肥企業當下少過幾天“大喜”的日子,加強行業自律,穩定氮肥市場價格。過平穩和諧日子,可能對企業發展是最為有利的。
其次,要牢記我們的下游用戶是農民。2011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977元,實際增長11.4%,但農村居民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21810元/人)仍然低3.13倍。1978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為2.5倍,2009年達到3.33倍的歷史高點。2011年雖然比2009年的歷史最高點有所降低,但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在農民收入支出中,農資占據很大的比重。化肥價格是農業市場消費中十分敏感的商品,化肥的價格不能再增加農民負擔,也不能再增加CPI上漲的壓力。2011年我國物價調控指標為4%,但CPI實際上漲5.4%,僅次于2008年5.9%的高點,未來中長期我們國家面臨著較大的通脹壓力。尿素的價格一定要考慮農民承受能力,這是穩定下游農業市場,保持氮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第三,要保持一個合理的、可持續的盈利水平。從現實上看,化肥企業是支農企業,但其本質上還是一個企業。企業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作為產業鏈的一個環節應該有一個合理利潤區間,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從成本上看,目前化肥企業的煤、電、運輸等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氮肥企業盈利仍處于保本微利的水平。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914.8億元,實現利潤135.6億元,銷售利潤率約4.65%,銷售利潤率比2010年的2.36%有了很大提高,但2011年氮肥行業還有115個虧損企業,虧損面盡管比前兩年有所縮小,但仍高達30.1%。
從以上數據看,我個人認為氮肥企業保持5%左右的銷售利潤率,應該是一個現實的、多方均可接受的盈利水平。因此,尿素產品目前的市場價格絕不能再往上漲了!我們一定要通過行業自律的措施,穩定價格,穩定供給,穩定市場,為農民兄弟、為企業、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防止市場大起大落,防止“大喜”之后的“大悲”,努力 “穩中求進”。
加強自律地誠信建設是長遠之計
關于行業自律,4月24日氮肥工業協會已發出了倡議。我認為這個倡議是非常及時的,措施要求也非常明確的,關鍵是要認真執行。因此,我要對氮肥生產企業再強調以下四點:
(一)應認真執行合同不能失信
目前尿素市場的價格2400元/噸已經是一個不低的市場價格。從行業自律的角度,希望各個企業要看的遠一些,嚴格遵守行業自律的要求,決不能再往上漲了。
另外,據用戶反映,有些企業過去在低價格時期簽訂的合同,在價格上漲后不認真履行供貨合同。這種現象必須糾正。合同就是法律,合同就是信譽,合同也是形象,絕不能因小失大,也決不能為了眼前丟了長遠,不能為了眼前多賺幾個錢,而丟掉了長遠的市場和企業形象。
(二)決不能向產品漲價要效益
化肥企業擔負著農資供應的社會責任。化肥的利潤絕不能建立在產品漲價的基礎上,尤其對于支農產品,更要注意這一點。企業的利潤應該建立在嚴格的企業管理之上,要向技術進步要效益,向企業管理要效益,而決不能向產品漲價要效益。就絕大多數企業來講,企業管理的潛力還很大,把企業管理成本下降到行業平均水平之下,這一利潤空間還是非常可觀的。
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化肥行業的能源消耗對于降低企業成本還是有較大空間的,我們聯合會準備同工信部一起,共同發布10個產品能源消耗領跑者制度,從化肥生產中我們可以看出,僅能源消耗一項,就有著很大的差距和潛力。如以無煙煤為原料的合成氨廠能耗最先進的企業是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噸氨綜合能耗為1374千克標煤,而最差的企業為2137千克標煤,兩者之間的差距為190%;又比如以煙煤(包括褐煤)為原料的合成氨廠能耗最先進的企業是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噸氨綜合能耗為1631千克標煤,而最差的企業為2223千克標煤,兩者之間的差距為143%。如果所有的氮肥企業,都能達到能耗平均水平,達到能耗先進水平,那將是一個多大的潛力啊!
(三)抓住時機適當擴大出口
氮肥行業是一個連續生產,季節使用的產品,如何搞好淡旺季均衡生產是每一個企業都無法回避的問題。為了支持氮肥企業的均衡生產,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政府等有關政府部門對淡儲、出口、運輸等方面都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如在促進氮肥出口政策方面,目前尿素出口的淡季窗口期為4個月(7~10月),關稅計算公式中的出口價格明確了不含出口關稅稅額,這相當于基準價上調了147元/噸,關稅的稅率也有所降低。氮肥企業要認真學習和理解國家穩定行業供求政策,要珍惜目前良好的市場機會,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努力在保證國內氮肥需求的前提下,抓住國際市場價格有利的時機,適當擴大出口。氮肥出口也是解決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之一,穩定的出口政策,完善的出口機制是保持行業均衡生產的一個重要保障。
(四)在農化服務中樹誠信形象
農業科技的是高水平的,農業服務空間是巨大的。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是農業強國,高科技萌發于農業。盡管以色列土地面積小,水源有限,但是以色列仍然成了農業發展的領頭羊。在許多人仍舊錯誤地認為農業就意味著科技含量低的同時,以色列卻有著令人驚嘆的農業生產力,其中科技的貢獻率達到了95%。
氮肥行業是為農業服務的,農業科技是高水平的,農業服務空間是巨大的,如何為農業提供令用戶感動的服務,我們差距還很大,我們行業的轉型升級必須包括農化服務這一不可或缺的內容。
我相信,只要我們企業、我們行業主動認真做好我們自身的工作,加強行業自律,穩定供給、穩定價格、穩定市場,政府各個部門也一定會在宏觀調控的各個方面給我們創造更好的政策空間和條件,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也會主動反映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政策建議。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更好地完成今年行業發展的各項任務,更好地實現“十二五”的各項目標而扎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