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人性的生動展示,通過品牌我們可以閱讀人性;理解人性,也可以幫助我們看穿品牌,找到塑造品牌的最佳策略。而且,品牌不管怎么表現,不管處于怎樣的層次,其最終要滿足的都是人各個層次的欲望。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最近看到幾篇文章,通過鉆石和珍珠的對比來思考女人“到底要什么”,也就是女人的欲望問題。
其實,女人究竟要什么,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很難回答。再把這個問題放大一點,人究竟要什么?我們也同樣很難回答。
有人說,人的一生是一場有意義的徒勞,過程有意義,結果是徒勞。也有人說,人的一生最終都是一場悲劇。那么,在這個最終都是“空”的世界中,女人究竟要什么?男人又究竟要什么?
人與人之間對人生的不同理解,就致使人的欲望有很大的差異。對于女人來說,終其一生,一般擺脫不了三個角色——女兒,妻子和母親。作為女兒,女人要盡孝,贍養父母;作為妻子,女人要與丈夫一起營造一個溫馨的家;作為母親,女人要生兒育女,把子女撫養長大。
可以說,很多女人的一生忙忙碌碌,非常偉大。但是,女人的感性又讓女人缺乏深刻,容易跟隨世俗之風,甚至是對騙局也在一段時間內堅信不移。李得挺先生在《品牌視角:二問女人到底要什么?》一文中說:“世俗的流行,就是她的流行;世俗的標準,就是她的標準?!边@句話用來形容女人非常貼切,但這句話的背后恰恰又生動的體現出女人的可悲。
李得挺先生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女人要想象”、“女人要面子”。所以,很多化妝品盡管沒有效果卻也很暢銷,因為很多女人在購買化妝品的時候,就仿佛看到了美若天仙的自己,興奮不已。換句話說,這些化妝品品牌給了她們美好的想象。女人真實需要的是美麗,購買的時候卻不知不覺的購買了“想象”。這又是一個層面上的可悲。
再比如,很多女人在擔當“妻子”這個角色之前有個結婚的過程。現在的結婚已經不是“結婚”,而是“接昏”。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正式結婚之前,要一次“接”一次的“昏”頭“昏”腦的購物、張羅,鋪張浪費,沒有理性,仿佛人活一輩子,只有在結婚時才能體現價值。
下面來看一個具有典型例子。我們知道,很多女人結婚一定要買鉆戒或鉆石項鏈,婚禮上也經常有新郎新娘交換鉆戒的場景,好像有了鉆戒或鉆石項鏈才能夠擁有幸福。這和女人的天性有關,更是和很多品牌的宣傳造勢有關,而且后者要占更大的比例。于是,很多父母為了兒女結婚一年又一年的節衣縮食,甚至債臺高筑。在兒女結婚喜慶的場面背后,很多人忽視了其背后是父母含辛茹苦的血淚。
這怎能不叫人心酸?這是一個太大的誤區,必須改變。
人與人之間需要自然純真的感情,而且只有純真的感情才能持久。刻意的追求只是一種虛榮,而虛榮是不能長久的?!般@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話說得非常好,抓住了人們普遍“追求永恒”的共性,但是,鉆石的確可以“恒久遠”,也的確可以“永流傳”,人的生命卻是短暫的,感情若是沒有了生命作為基礎,也就不復存在。
換句話說,兩個人的感情并不能隨著鉆石一起“恒久遠”。加之,現在社會的誘惑多,男人和女人的欲望也是永無止盡,夫妻之間感情不合的越來越多,離婚率增高,“甜蜜的悲哀”越來越多。所以,人們更應該思考這些浮華背后的隱患,應該努力追求“和諧”與“自然”,而不能僅擁有美麗的幻想。
也就是說,現在的女人迫切需要“冷靜”,迫切需要反思自己的欲望,迫切需要面對真實的自我和人生,而不能被物欲橫流的世界迷惑,也不能沉浸在浮華的文化之中不能自拔。
所以,“珠鉆之爭”的爆發是一個必然,而且“珠鉆之爭”將加速喚醒女人沉睡的“自然本色”,推動女人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必需”。“珠鉆之爭”始于2005年11月12日,當時,中國珍珠首飾第一品牌雪孩子開行業先河,在諸暨市獅巖寺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之后其總經理王飛女士鄭重表示,她將率領中國珍珠首飾企業,發起對西方鉆石的攻堅戰和對“浮華文化”的攻堅戰,讓女人“遠離浮華”、“回歸自然”,從而拉開了“珠鉆之爭”的序幕。
雪孩子珍珠的品牌精神是“道法自然”。如果這場“珠鉆之爭”能夠讓女人擁有“道法自然”的心態,并在這種心態下面對自己的“欲望”,那么女人將會看到很多珍貴的東西,也將在心靈上獲得更多的泰然和寧靜。這對整個社會來說都將是一件好事。
綜上所述,現在需要更多的能夠讓女人和男人冷靜的“品牌”,而不是一再張揚物欲的“品牌”。品牌要引導人的合理需求,滿足人的合理需求,彰顯人性自然純真的一面。也就是說,品牌在牟利的同時,要追求精神和文化的“深刻”,要有助于“凈化”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