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成品油市場,正大加油站的崛起可以說是一個“神話”。幾年前,誰也沒把這個油品日銷量不到6噸的小站放在眼里,但在剛過去的2007年,它以90多噸的日銷量、3萬多噸的年銷量雄踞廣西市場。這個“神話”的創造者,就是中國石油“十名模范加油站經理”之一的廣西銷售公司正大加油站經理樂賀超。
從6噸到90噸,超越的不僅是對手
正大加油站遠離中心城區,加油站方圓60公里的路段遍布20多座加油站,競爭非常激烈。樂賀超擔任加油站經理后,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勾畫出了“開發周邊機構客戶,盯住云南、貴州過境貨車,爭取往返南寧、百色長途客車”的營銷路線圖,制定了用親情服務打造正大品牌的銷售策略。為此,他帶領員工和客戶交朋友,在加油的同時,提供休息、加水、洗車等服務。他要求每位員工至少要交20位顧客朋友,熟悉顧客的基本情況,經常與顧客聯系,還根據顧客的需要,推出了代辦證照、半途汽修、半途送油等多項便民服務,為顧客解決困難。
去年2月19日凌晨3點,天空淅淅瀝瀝下著雨,正大加油站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一位跑長途的老顧客打來求援電話:貨車在距油站20公里處斷油了!得到消息的樂賀超立刻起床,帶著員工,騎上摩托車,冒雨出發,用最短的時間把20升柴油送到顧客手中。焦急的顧客看著渾身濕透、凍得瑟瑟發抖的樂賀超,感激地說:“謝謝你們了,若不是你們,真不知道今晚怎么熬過去??!”
親情服務讓正大加油站贏得了更多的客戶,很多司機寧愿多跑一段路也要到正大站加油,一些運輸公司還明文規定,只有正大的加油發票才能報銷。
從規范到創新,提升的不僅是管理水平
加油站營銷形勢好轉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管理不夠規范,運行效率不高。這些問題不解決,就談不上持續發展。
為了規范管理,樂賀超把海爾公司的“日事日畢、日清日高OEC管理法”引入到正大加油站,并組建了加油站市場信息小組,確立了“三三工作制”,即“三個了解、三個及時”:了解市場的最新變化,了解本站各個時段營銷及競爭對手的優劣勢和最新營銷策略,做到及時迎合市場變化,及時整改本站的缺點,及時根據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調整本站的營銷計劃和策略。
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這個信息小組了解到,經過324國道的云、貴兩省回族司機不少,但100多公里的路段上沒有一家清真飯店,給過往回族司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樂賀超經過多方聯系,與一個回族老板簽署協議,出租加油站的飯堂,辦起了正大清真飯店,不僅盤活了資產,每天前來用餐的回族司機還為加油站帶來了約20噸左右的銷量。現在,正大加油站已經成了云、貴兩省回族司機在廣西的“聯絡點”。
從站文化到和諧團隊,凝聚的不僅是力量
正大加油站的員工平均年齡不足23歲,為了讓年輕員工對加油站有家的感情,樂賀超不僅從生活上關心,還從思想上引導,培養員工“以站為家”的主人翁精神。
正大加油站員工劉玉金的妹妹遭遇車禍,急需一筆手術費。然而,家在農村的劉玉金生活不富裕,無力籌措這筆費用。得知情況后,樂賀超當即號召全站員工捐款,很快籌集了2000元現金。當小劉捧著這筆捐款時,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獨木不成林。樂賀超深知加油站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站務會、班前會成了員工學習的平臺;每天一問,每周一考,每月一評成了激勵員工強升素質、提高服務水平的催化劑。短短5年時間,正大加油站為廣西銷售公司培養了25名加油站經理。在銷售系統第三屆操作人員技能競賽中,榮獲電工二等獎的李富強就是從正大站走出來的。大家形象地把正大加油站比作“人才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