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發展,截至去年底,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已入駐企業668家,實現銷售216億元,完成稅收1.74億元。站在新的起點上,一個更高的目標又在保稅區人心里筑起。“我們要打造國內第一個化工品‘美元掛牌’電子交易平臺,讓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成為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液體散化物流基地”,市場總經理周亞萍信心滿懷地說。
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于2002年8月開業。市場水陸交通便捷,中轉、儲運功能十分發達,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同時,張家港保稅區沿江有完善的化工物流設施,已建成投入運營的萬噸級化工碼頭有9座,其中5萬噸級的碼頭3座,石油化工碼頭4座,在建和擬設的萬噸級碼頭8座,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將超過20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化工品進出口、分撥基地。
5年來,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已初步形成以甲苯、二甲苯、乙二醇、苯乙烯、二甘醇為主要交易品種的液體散化交易平臺,主要化工品報價成為華東乃至全國價格“晴雨表”,成為阿里巴巴等商業網站的報價來源。臨港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化工產業的強勢集聚,更為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目前,保稅區已進駐各類化工生產型企業40多家,美國陶氏、杜邦、雪佛龍菲利浦斯、優尼科等多家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企業進區落戶。全球化工行業10強中有6家入駐,外資化工企業累計投資超過16億美元。
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積極推行注冊“一條龍”服務,為客戶開辟進區落戶的“綠色通道”。積極推廣免費服務,讓入場企業免費使用場內的電子信息平臺。保稅物流園區除享受保稅區政策外,還疊加了出口加工區政策,入區的出口貨物不僅可以直接退稅,還可享有貨物自由組合、即時配送及存放無時限等國際自由貿易區的功能。
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于2002年8月開業。市場水陸交通便捷,中轉、儲運功能十分發達,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同時,張家港保稅區沿江有完善的化工物流設施,已建成投入運營的萬噸級化工碼頭有9座,其中5萬噸級的碼頭3座,石油化工碼頭4座,在建和擬設的萬噸級碼頭8座,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將超過20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化工品進出口、分撥基地。
5年來,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已初步形成以甲苯、二甲苯、乙二醇、苯乙烯、二甘醇為主要交易品種的液體散化交易平臺,主要化工品報價成為華東乃至全國價格“晴雨表”,成為阿里巴巴等商業網站的報價來源。臨港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化工產業的強勢集聚,更為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目前,保稅區已進駐各類化工生產型企業40多家,美國陶氏、杜邦、雪佛龍菲利浦斯、優尼科等多家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企業進區落戶。全球化工行業10強中有6家入駐,外資化工企業累計投資超過16億美元。
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積極推行注冊“一條龍”服務,為客戶開辟進區落戶的“綠色通道”。積極推廣免費服務,讓入場企業免費使用場內的電子信息平臺。保稅物流園區除享受保稅區政策外,還疊加了出口加工區政策,入區的出口貨物不僅可以直接退稅,還可享有貨物自由組合、即時配送及存放無時限等國際自由貿易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