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楊文禮)3月29日,隨著20多個標準化操作提示掛件在兩個新投井站的出現,長慶油田采油三廠一線井站的關鍵部位已有1000余個提示掛件上崗,常年“值班”。
作業和管理區域橫跨陜西、寧夏、內蒙古三省區7個縣市的采油三廠,是長慶油田目前管理幅度最大的一個采油廠。2007年,這個廠以300多萬噸的年產量,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采油廠。油田的大發展促使企業內部的各方面結構發生變化,一是員工中新增人員多,在全廠4000多名一線崗位操作人員中,30%是近兩年走上崗位的新手,新員工的比例大大增加,徒多師少的問題在一線隊伍表現得相當突出。二是新投邊遠偏僻的井站多,員工上崗后集中培訓沒有條件,流動教學難度大,崗位技術培訓上出現死角。三是新的設備新的環境新的發展,對一線員工崗位操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現代化、數字化油田建設,其管理及操作難度增加,讓相當一部分老師傅也加入到“學徒工”的行列。
針對員工隊伍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采油三廠通過認真分析和系統思考,在系統修訂采油崗位“安全標準操作程序”的基礎上,依據目視管理原理,將一線不同崗位的265項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分別制作成大小不同的掛件,在關鍵部位給操作人員溫馨提示,達到“身邊無師勝有師,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一位不久前從寧夏鐵發集團轉崗到新寨作業區采油工崗位的員工說:“盡管入廠前我們已經接受系統的采油工崗位知識培訓,但進入崗位實踐操作后,好多具體問題還是不大明白。現在好了,關鍵部位有了掛件提示,只要嚴格按照掛件上要求的標準操作,干起活來就像師傅站在身邊一樣!”一位工作了近30年的老采油工感慨地說:“科技進步太快了,現在崗位操作上的好多新東西,連我們這些老員工也不易弄懂。自從有了這張小卡片,不懂的東西只要念一遍上面的內容,我們操作起來也就自如了。”
編 后:
僅僅因為有了標準化操作提示掛件,長慶油田采油三廠便多了1000余名常年“值班”一線井站關鍵部位的“師傅”。這就是創新管理帶給人的魔力。
管理的魔力由何而來?一句話,成敗在細節之中,創新從小事做起。長慶采油三廠針對一線隊伍中徒多師少的實際,依據目視管理原理,將一線不同崗位的265項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分別制作成大小不同的掛件掛在關鍵部位,提示員工規范操作。此事不可謂不小,但小事起到“干起活來就像師傅站在身邊一樣”的好效果。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循,成功的管理模式也是不可復制的。只有在管理中敢于創新,善于探索,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就能創造出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全新管理模式。這也許是長慶采油三廠帶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