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日起,我國將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統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而且將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昨日,參與“限塑”國家標準制定的環保科技專家董金獅指出,該環保新政策的出臺,將促使塑料包裝行業重新洗牌,相關企業需要積極應對。
根據國務院的相關規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倡導消費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減少使用塑料袋。
“新的政策要求生產塑料袋的企業做好準備,充分了解國家政策和標準帶來的變化,積極應對。”據董金獅介紹,目前全國生產塑料購物袋的企業有6萬家左右,其中年產量在1000噸以上的規模企業在1500家左右。
他說,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后,預計全行業有1/3的企業能夠達到標準的要求,1/3的企業需要升級改造才能達到標準的要求,1/3的企業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過去生產超薄塑料袋的企業大部分要面臨轉產問題,另外沒有印刷設備的企業,將來生產塑料袋難度會加大。“因為現在沒有任何生產標志的‘白袋子’不允許生產了,必須需要印刷。”
“在這種情況下,塑料袋生產行業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董金獅提醒說,廣大企業應盡早熟悉、了解和學習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
根據國務院的相關規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倡導消費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減少使用塑料袋。
“新的政策要求生產塑料袋的企業做好準備,充分了解國家政策和標準帶來的變化,積極應對。”據董金獅介紹,目前全國生產塑料購物袋的企業有6萬家左右,其中年產量在1000噸以上的規模企業在1500家左右。
他說,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后,預計全行業有1/3的企業能夠達到標準的要求,1/3的企業需要升級改造才能達到標準的要求,1/3的企業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過去生產超薄塑料袋的企業大部分要面臨轉產問題,另外沒有印刷設備的企業,將來生產塑料袋難度會加大。“因為現在沒有任何生產標志的‘白袋子’不允許生產了,必須需要印刷。”
“在這種情況下,塑料袋生產行業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董金獅提醒說,廣大企業應盡早熟悉、了解和學習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