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昨日,從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傳出消息,該院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大慶石化公司、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和撫順石化公司共同開發的PHF超低硫柴油加氫精制技術,通過了由中國石油組織的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技術具備生產國Ⅴ車用柴油調合組分的能力,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PHF超低硫柴油加氫精制技術涵蓋了催化劑的研發、工業生產及工業應用。通過采用高效規整結構載體制備技術,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PHF超低硫柴油加氫精制催化劑,在優化催化劑成型、干燥、浸漬焙燒全過程的生產工藝條件,提高催化劑外形規整度的同時,保證催化劑質量的整體均一性。他們還開發了保護劑及催化劑的級配技術,有效保護催化劑的活性、控制反應器床層壓降,運行周期達3年以上。
2010年和2011年,PHF超低硫柴油加氫精制技術分別在大慶石化公司和烏魯木齊石化公司柴油加氫裝置成功應用。工業運行數據顯示,催化劑加氫性能優良,可以滿足裝置國Ⅳ、國Ⅴ柴油生產技術需求。與加氫裂化生產的國Ⅴ柴油相比,加氫精制柴油產品在技術、質量和經濟效益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可為企業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
目前柴油車尾氣已經成為主要大氣污染源,國內柴油年消耗量達到1.25億噸,且還在以每年5%~6%的速度增加。因此,國家對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和油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2014年底國Ⅳ柴油標準將在全國正式實施,2017年底實施國Ⅴ柴油標準,對柴油中硫含量、多環芳烴含量、十六烷值等提出嚴格要求,柴油質量升級已成為目前煉化企業的首要任務之一。
對此,中國石油積極響應油品質量升級要求,將其作為“十二五”工作的重中之重,直屬煉化科研機構石油化工研究院先后進行了催化劑的小試、中試、工業放大研究,率先開發出滿足國Ⅳ、國Ⅴ柴油標準的清潔柴油生產技術并成功投用。開發過程中,科研人員通過引入新型催化材料,使催化劑加氫性能大幅度提高,實現了柴油加氫精制過程中硫、氮、芳烴的同步超深度脫除。超低硫柴油加氫精制技術對增強中國石油清潔柴油的生產能力、提升產品質量,滿足快速增長的清潔柴油市場需求,推進我國清潔燃料質量升級將發揮重大作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