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石油和化工網訊 近日,中國增塑劑行業協會會長司俊杰在2011綠色增塑劑產業與技術發展論壇上提出,未來5年內,全行業應加快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步伐,努力使環保型增塑劑產品達到60%以上。據了解,目前,我國增塑劑的市場消費量在220萬噸左右,而具有致癌性和其他毒性的鄰苯二甲酸二己酯、辛酯(簡稱DOP類)卻占總量的60%左右,環保型增塑劑品種少且比重低。
面對綠色增塑劑開發應用的新挑戰、新機遇,司俊杰提出,國內增塑劑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務之急。要從非環保型增塑劑向綠色增塑劑突圍,必須突破三大關口。
一是科技創新關。研制開發更環保、更高效、功能更優越、價格更低廉、生產過程更低碳的增塑劑新品種是創新的方向。通過產學研緊密合作,可以找到發展捷徑。浙江大學、江南大學、華東理工和天津大學等,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全力研發無毒環保型增塑劑,與企業合作開發了一批實現產業化的新品。司俊杰呼吁,下游用戶要積極開展技術合作,支持配合增塑劑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工作。在設計配方中要正確選用增塑劑品種,在生產與人體緊密接觸制品時,一定要選用環保無毒增塑劑品種。
二是原材料來源關。目前市場應用最多的環保型增塑劑為高碳醇酯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該產品原料被國外公司所壟斷。近幾年,環氧大豆油被廣泛采用,由于原料大豆及大豆油被國外資本炒作,價格居高不下,業界人士建議有關部門在必要時進行干預。
三是標準和監督關。為促進產業升級,強化環保型增塑劑在數萬家下游企業的推廣應用,徹底避免增塑劑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對環境和人們健康產生危害,司俊杰提出,國家有關管理和標準制訂部門要盡快制訂并修改增塑劑用量和增塑劑使用方法。同時,加大對增塑劑生產企業和下游企業的綠色環保型增塑劑開發應用的監管,嚴格執行標準和法規,以推動塑料行業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