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下六上”探索發現的姬塬油田,2005年開始規模開發。至此,長慶采油五廠利用5年時間建成了200萬噸原油生產能力,創造了長慶油田區域性建設200萬噸生產能力最短時間紀錄。
快速發展的姬塬油田成為長慶油田2015年實現5000萬噸油氣當量的目標主力地區。根據長慶油田開發部署,2010年負責姬塬油田開發的采油五廠要新建產能128.6萬噸,占長慶油田新建產能總量的1/4。要完成如此大的產建工作量,最少需要鉆油井1200口,鉆水井近400口。
為完成128.6萬噸產能建設工作量,采油五廠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開展今年產能建設準備工作。采油五廠及早進行鉆井、試油隊伍的優選、引進、驗收工作,為產能建設提供了足夠的隊伍和設備資源。
針對姬塬油田油藏隱蔽性、復雜性的特點,長慶采油五廠按照“建設一塊、準備一塊、研究一塊”的思路,努力實現產能建設良性接替,并按照“主攻一層、試驗一層、擴大一層”的產能建設思路和“點—線—面”步步為營的產能建設步驟,強化生產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地質、工藝和地面建設“三種合力”,推進產能建設穩步開展。
今年春節剛過,采油五廠前線指揮部人員及產能建設項目組全體同志,奔赴一線,進行開工前隊伍驗收和安排鉆機部署工作。2月20日,產建工作正式啟動后,面對降雪、寒流、沙塵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采油五廠提出“排除一切干擾、動用一切資源、團結一切力量、一切為了原油產量”,80%機關干部深入一線現場辦公,解決上產難題,同時成立了“地質、產建、新井投產、老井措施”四個上產支撐組,為姬塬油田原油生產保駕護航。
上產穩產如今成為長慶采油五廠每位員工的首要任務。采油五廠黨群系統堅持“思想做到一線,溫暖送到一線,亮點照到一線,作用發揮一線”的原則,在充分發揮黨團員骨干分子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調動全員力量,以開展“大戰120天,投井500口”勞動競賽為載體,集中所有力量,下移生產壓力,掀起了全員奪油上產的熱潮。由于整個生產調度系統的協調組織,鉆井、試油、投產等工作實現了“無縫”對接,采油五廠實現了產能建設高效推進,僅4月8日一天,就新投產油井12口。
截至5月5日,長慶采油五廠負責開發的姬塬油田已就位鉆機118部,開鉆104部,完成鉆井進尺77.188萬米,完鉆253口井,完成測試193口井,投產油井126口,創造了長慶油田區域性產能建設進度最快紀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