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新近下發的2010年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上,中海油東營港物流園區一期工程名列其中。
籌謀多年進軍石油煉化產業的中海油集團,開始真正“登陸”黃三角(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而就本報記者所掌握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黃三角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和招商引資重點來看,幾個港口城市,如東營、濰坊、萊州等等,均重點指向重化工產業。
顯然,這個首個以“高效生態”命名的國家級區域發展規劃,正面臨一場生態大考。
瘋搶重化工
憑著上述項目,中海油將在東營港區總庫容規模為114萬立方米的綜合儲油庫,其中原油庫容60萬立方米、燃料油庫容40萬立方米、汽油庫容6萬立方米、柴油庫容8萬立方米。
實際上,中海油東營港物流園區一期工程和中海油將要新建的東營港2?萬噸級、2?千噸級液體化工碼頭互為支撐。而這些僅僅是為中海油在東營市布點的1000萬噸級煉油、100萬噸乙烯項目做前期配套。
《黃三角規劃》確定東營臨港產業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能源工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生態旅游業和高效生態農業,打造全國重要的石油裝備制造基地,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和產品集散中心。
據了解,東營市石油中備制造企業市場占有率國內居首,不過,由于東營是一座因勝利油田而建、而興的最年輕城市,市內規模以上地煉企業64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640萬噸,占山東地煉企業加工能力的近半壁江山,而其主營業務收入也占到當地工業總量的1/4。
2009年5月,東營市拿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區”招牌,據了解,這也是該協會“超常規”頒發的第13張國字頭招牌,中海油在東營布點的千萬噸級大煉油和百萬噸級乙烯項目,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首要因素。
早在2006年,位于東營的渤海油田所產油氣占中海油全年總產量的近4成,是我國海上第一大油田。2008年中海油在渤海新鉆獲油氣之后,將于今年把渤海油田的油氣產量提高至3000萬立方米油當量,這將超過中石化旗下的勝利油田,而成為全國第二大油田。
本報從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網站上注意到,由于借力中海油,東營港在主導產業方面“突出發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鹽化工等重化工項目”,化工業被列為四大重點產業之首,并提出其發展定位為建設能源儲備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加工制造業基地。
不僅如此,黃三角的港口城市,東營、濱州、濰坊港和煙臺萊州港區等,都在緊鑼密鼓地部署重化工產業。
如今,萊州發展重化工的雄心也已顯露。來自萊州市化學工業發展局的消息顯示,當地將依托萊州港,打造一個投資額達110億元的循環化學工業園項目,規劃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在該園不僅發展鈉鹽深加工、海洋化工產品鏈項目,也重點發展以重油加工為龍頭的特色石油化工等項目,山東萊州工業園區也策劃推出年產100萬噸乙烯項目進行招商,投資額為50億元。
濰坊也不甘落后。據本報記者了解,石油化工產業將是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第一個到“十二五”末銷售收入達到千億級規模的產業,同期內,海洋裝備制造、臨港物流、生態海洋化工等四大產業發展目標為500億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