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6日在京發布了《上海合作組織黃皮書: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0)》。黃皮書指出,中俄堅持互利互惠基礎上的能源合作,前景看好。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黃皮書介紹,2009年中俄談判多年的大項目取得進展。具體表現在,政府談判機制化,能源公司合作成績顯著。中俄能源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使得合作內涵更加豐富。兩國能源公司按政府間協議的要求,始終堅持會談協商、解決分歧、尋求共識,從而使能源合作不斷取得進展。
2009年2月17日,兩國簽署了中方向俄提供250億美元長期貸款換油協議:中方提供固定利率6%的貸款;俄方以石油為抵押,以供油償還貸款;從2011~2030年,俄方通過管道每年向中方供油1500萬噸,總計3億噸石油。
對于中俄原油管道工程,黃皮書認為,東西伯利亞至太平洋石油管道通向中國支線的俄、中境內段已分別開工,這標志著雙方在石油領域已進入長期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同時黃皮書還介紹,在煤炭方面,中國企業已開始向俄煤炭工業投資逾10億美元,俄已向中國供應煤炭逾百萬噸;在核能方面,中俄已就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造價達成一致,田灣核電站是目前中俄間最大的經濟合作項目。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