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原油期貨市場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價格發現,具有重要的價格導向功能。中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石油定價話語權卻有限,2012年中國上海期貨市場年底上市原油期貨。或許將會改變這一局面,推進中國石油市場國際化進程。
2011年11月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法國戛納G20峰會上作題為《合力推動增長合作謀求共贏》的重要講話時,多次提到大宗商品定價機制;顯示中國在爭取大宗商品定價方面話語權的決心。中國原油期貨市場的上市是中國爭取定價話語權戰略的重要一步。
作為基準油價的價格指數主要有三類,即期貨價格指數、現貨價格指數、和機構價格指數。三個主要期貨價格指數是,紐約商業交易所的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合約、洲際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迪拜商業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貨合約。四個主要現貨價格指數是,WTI原油現貨價格、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迪拜法特原油現貨價格、尼日利亞伯尼輕質原油現貨價格。廣泛采用的機構價格指數分為兩類,一類由國際專業機構發布,另一類由石油出口國公布。
國際市場上的原油價格大多采用公式計算法,選取一項或幾項價格指數的加權平均值作為掛靠基準油價,以基準油價在交貨或提單日前后某一段時間內的價格加上升貼水作為原油的最終結算價格。其基本公式為:P=A+D.其中,P為原油結算價格,A為基準油價,D為升貼水;升貼水主要考慮的因素有油品、運輸成本等。
原油期貨定價程序為,期貨市場上的各方交易者根據自己對影響原油市場供求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預測并通過有組織的公開競價,形成預期的石油基準價格。這種石油期貨價格,由于參考了石油原油市場所有的影響因素以及其權重大小,因此,原油期貨價格一般被視為國際石油現貨市場的參考價格,具有重要的石油價格導向功能。
2011年全球石油儲量增加了8.3%,全球石油儲量可用54年。全球石油消費為8800萬桶/日,增速遠低于平均水平,僅為60萬桶/日,即:0.7%.中國(內地)的石油消費量達每天975.8萬桶,若加上香港地區石油消費量,則以1012.1萬桶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最大來源。
有業內人士預計,中國社會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將一直在不斷增 長。如按照目前的油耗水平,到 2015 年,中國全年汽車年成品油消耗將 達到 2.25 億噸,消耗原油 3.75 億噸。到2020 年,全年汽車年成品油消耗將達到 3 億噸,消耗原油 5 億噸。
因此,及時建立中國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 讓中國越來越龐大的市場需求及時反映到期貨市場的價格漲落之中,將有助于解決世界原油供應與中國巨大需求市場之間的不穩定性與不安全性。 中國對于石油期貨市場其實并不陌生。早在 1993 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了石油期貨交易。后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 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到 1994 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過世界第三大 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我國過去在石油 期貨領域的成功實踐,為今后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提供了寶貴經驗。 后來由于石油產品一直實行政府定價,期貨交易就擱置起來一直到現在。
中國原油期貨市場的推出,爭取定價話語權,是國家重要戰略,而且中國有著歷史的經驗,原油期貨市場本身對于市場價格的影響過程就是政府逐漸放開部分成品油價格控制的時候, 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或將與中國原油期貨價格掛鉤,若原油期貨市場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功上市,對于中國石油市場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 “國際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版權歸國際能源網或相關作者所有,任何媒體和個人如需全部或者部分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并添加源鏈接,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需長期轉載國際能源網信息請與 010-52456536 聯系獲取授權。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