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那些發現油田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小村落、小城鎮,還有可能就是一片荒蕪之地,但正是油田的發現,往往會使這些地方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發展成為一個城市。比如東營、大慶、濮陽、克拉瑪依等等。而這些“石油城”,與其他的城市相比,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色,也可以說是一種微妙的現象。用一句話概括則為“一半石油一半城”。
半個礦區半個城
從城市的空間布局上來看,不少油田所在城市都似乎有意無意地將城市劃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油田機關單位的所在地,另一部分則是當地政府機關的所在地。而這兩部分之間的差別卻很有意思。
先以東營為例,東營市東營區主要由東城、西城兩大部分組成,東城為東營市的行政文化中心,東營市政府等大部分行政部門都位于東城,西城則是在油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油田機關等大部分油田單位都位于西城。兩地之間相距大概15公里。
東營東城和西城
說到差別,由于東城的發展要晚于西城,因此,東城規劃更加整齊,綠化面積大,環境要比西城好。
大慶也是如此。現在的大慶,有兩個城市中心,一個是以大慶石油管理局以及油田下屬單位所在的讓胡路區,這里有配套的商業設施,但總體依然是礦區的感覺,隨處都能看到石油公司的附屬單位。另一個是大慶市政府所在的薩爾圖區,這里更像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酒店林立,生活氣息濃厚,人來人往。它們也分別被稱為西城區和東城區。兩區之間,相隔遙遠的20公里,一條公路連接,需要跨越一大片油田富礦區。
大慶的東城和西城
再說說濮陽市。在濮陽市里,民間所約定俗成的是以貫穿南北的京開大道為界,東邊是油田地界,西邊是市區,在油田地界生活的人們,大多是油田職工和子弟。
當然,油田機關集中的區塊并不是任何方面都比政府機關所在的“市區”要差,油田的家長格外重視教育,所以“油區”的教育資源往往會更好一些。
油地一家親還是要分家?
“一半石油一半城”這句話不僅反映在城市的分區上,還反映在當地政府與油田的關系上。油田與當地政府的行政級別往往都是平起平坐甚至油田機關還要略高一籌。
起初,這些油田城市的發展就是得益于油田的發現與開發。因此在當時,地方政府和油田機關的關系可謂是緊密相聯的。
以玉門為例,1958年,玉門鎮搬到了玉門油田所在地(現在的玉門老城),油地兩方一度親如一家。但是到后來玉門城市打算搬遷時,二者卻發生了矛盾。玉門油田往東,玉門市往西,兩者分家。玉門市政府認為當初自己是為了服務油田的發展才搬到玉門油田所在地的,要不是玉門為了油田的發展,現在就不會有遷城這事,所以石油企業應該給予資金支持,但油田方面認為,油田作為企業,只要完成了它上稅的義務就夠了。
既要交稅,又要負責市政建設,要是放到現在估計很少有企業會答應了。但油田就一直擔負著這樣的任務。不過,隨著石油資源逐漸減少,地方政府也開始盤算著吸引其他企業來此投資,這樣一來,油企也想著要走出去。例如:長慶油田從慶陽搬到西安,中原油田從濮陽搬到鄭州也鬧得厲害。
所以說,曾經的油地一家親,到現在,似乎也不如當初那樣親密了。
一半石油一半城還反映在油田城市人們的觀念上。
“大慶只有兩種工作:市政和油田,其他都是待業。”
這句話出自一名買斷工齡10多年的大慶油田職工之口。
雖然在這位大慶人看來,大慶就這么兩種職業,但在大慶人看來,在油田工作似乎要比在市政工作更“優越”。
在一次舉辦的大慶萬人相親大會上,立滿了寫著未婚男女資料的展板。展板上顯示的擇偶要求和基本條件一欄基本都差不多:油田公司職工。
由于油田工作的這樣一種“優越性”,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必然也就對油田職工“另眼相看”。在大慶從事市政工作的人,不少人羨慕乃至嫉妒油田職工的待遇。而其他行業的人,在招工的時候甚至明確提出不要油田子女。一是因為只要油田的招工考試通過了,油田子女便會立即辭職離開;二是因為許多油田子女不能吃苦,好逸惡勞。
總的來說,如果沒有油田,城市必定不會得到這樣迅速的發展,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油田也不能得到良好的開發,兩者本應是相輔相成的。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石油城里從事不同行業人們的各種觀念似乎在發生著碰撞。當然,我們都希望隨著時間推移,在這些“一半石油一半城”的這些石油城里,人們的觀念能不斷發展,這兩種元素能夠和諧地存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