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市場油價波動影響,三季度國內石化產品價格先漲后降,總體水平達到近年來最高點。預計四季度全國石化產品價格將有所回落,但仍會高位運行。
一方面,市場情況變化將使四季度石化產品價格整體繼續小幅回落。
一是國際油價穩中回落對石化產品價格仍會有較大的影響。四季度,受美國等主要石油消費國需求增長減緩,石油供給能力不斷增長,以及一些投機基金從石油期貨市場退出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可能會繼續有所回落,這將對未來石化產品價格變化產生重要影響。
二是石化產品價格長期高位運行給下游產品產生巨大成本壓力,并會對石化產品需求產生一定影響。今年以來,在石化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部分下游產品價格漲幅相對較小。其中,高壓聚乙烯棚膜三季度全國平均價格為13.23元/公斤,同比上漲3.2%;高壓聚乙烯地膜平均價格為12.53元/公斤,同比上漲3.47%,兩種產品價格漲幅均低于同期聚乙烯價格漲幅約5個百分點。這對一些下游中小企業產生較大成本壓力,并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和對石化產品的需求,這也會對相關石化產品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三是出口政策變化對下游行業的影響也會波及到石化產品市場。9月15日,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五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對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進行了調整,其中部分塑料商品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11%。同時,據海關統計,1-9月,我國塑料制品出口量為542萬噸,同比增長9.5%,塑料制品出口量占產量的比重較大。調整出口退稅對減少國內資源消耗,改善產品結構是有積極作用的,當然,短期內對部分中小塑料加工企業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并進而對石化產品需求也會產生一些影響。
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產品結構不斷改善也會對石化產品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作用。
一是良好的經濟形勢仍會對石化產品價格形成有力支撐。下半年,宏觀調控措施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國內經濟正朝著持續、健康、較快方向發展。同時,據統計局調查,三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4.7,比上季提高0.7點;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36.7,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4.7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2.6,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5.0點。未來良好的經濟形勢將使國內石化產品需求持續增長。而且,據統計,我國人均塑料消費量僅12千克左右,而發達國家是30千克-100千克,世界平均消費量也達18千克,這也預示著我國石化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石化及下游產品結構不斷調整改善,也有利于石化產品價格的穩定。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塑料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原料進口大國、制品出口大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塑料工業總體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中低檔產品偏多,高檔與特殊配套產品少;通用技術產品多,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少等。因此隨著企業生產技術提高,產品結構不斷改善,也有利于未來石化產品價格的穩定。
綜合三季度石化產品整體價格情況,7-9月份,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順丁橡膠平均價格分別為13137元/噸、12675元/噸、7407元/噸、11506元/噸、17289元/噸,與二季度相比分別上漲8.59%、8.82%、4.93%、7.67%、5.89%,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13.55%、14.29%、-1.56%、6.02%、17.03%,這五種石化產品綜合平均價格為12403元/噸,與二季度相比上漲7.26%,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1.12%。
7、8月份,受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不斷上漲,并屢創歷史新高的影響,全國主要石化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其中高壓聚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7月上旬的每噸12717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13353元,漲幅為5%;聚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7月上旬的每噸12069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13003元,漲幅為7.74%;上半年價格比較低迷的聚氯乙烯全國平均價格也由7月上旬的每噸7100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7541元,漲幅達到6.21%;聚酯切片全國平均價格由7月上旬的每噸10935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11826元,漲幅為8.15%。
但隨著9月份國際市場油價迅速回落,全國主要石化產品價格也有所下降。其中,高壓聚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13378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13245元,下降幅度為1%;聚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13159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12975元,下降幅度為1.42%;聚氯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7608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7574元,下降幅度為0.45%;聚酯切片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11915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11825元,降幅為0.76%。
在全國主要石化產品中,受天然橡膠價格三季度大幅下降影響,順丁橡膠價格沒有象其它石化產品那樣先漲后降,而是呈小幅波動回落的態勢,全國平均價格從7月上旬的17455元/噸下降到9月下旬的17054元/噸,降幅為2.35%。
影響三季度全國石化產品價格變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需求旺盛是石化產品能夠持續高位運行的基本原因。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雖然石化產品價格達到歷史高位,但由于下游企業經營情況良好,利潤水平相對較高,對石化產品的高價格承受能力比較強,所以石化產品需求仍比較旺盛。例如,今年1-8月份,化學纖維制造業實現利潤42.3億元,同比增長46.88%;塑料制品業實現利潤157.5億元,同比增長34.73%,均高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同時,下游行業投資增長快,產能迅速擴張,也帶動了石化產品的需求。今年1-8月份,全國橡膠制品業投資額達到218.12億元,同比增長77.40%;塑料制品業投資額達到392.94億元,同比增長62.10%;均大大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10%的增幅。
二是相關產品價格變化是影響石化產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從7月初至8月上旬,國際市場油價持續高位運行,并屢次創造歷史新高。這段時期,紐約WTI原油平均現貨價格達到每桶74.8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平均現貨價格也達到每桶74.57美元,成為近4年來國際市場油價運行的最高峰。在油價高漲的帶動下,國內石化產品價格也在高位上繼續上漲,并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但是從8月中旬至9月末,國際市場油價持續大幅回落,并一度降到每桶60美元以下。其中,9月份,紐約WTI原油平均現貨價格為每桶63.8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3%,這也是2004年2月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同比首次出現下降。隨著國際油價下降,國內石化產品價格也開始趨勢穩,并逐步回落。
同時,下半年以來,受天然橡膠生產旺季和進口大幅增加影響,國內市場資源供應量明顯增多,據統計,8月份全國橡膠新增資源量約為54.6萬噸,比上月增長17.2%,同比增長25%。1-8月份累計,全國橡膠新增資源量352萬噸,同比增長18%。受此影響,天然橡膠價格大幅下降,并帶動合成橡膠價格有所回落。
此外,石化產品經銷商和下游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化產品價格的波動。今年二季度以來石化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一些經銷商增加庫存,從而加大了7、8月份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而隨著8月中下旬國際油價下降,部分地區經銷商和下游企業開始觀望,石化產品市場交易受到影響,價格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來源: 中國化工新聞網
一方面,市場情況變化將使四季度石化產品價格整體繼續小幅回落。
一是國際油價穩中回落對石化產品價格仍會有較大的影響。四季度,受美國等主要石油消費國需求增長減緩,石油供給能力不斷增長,以及一些投機基金從石油期貨市場退出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可能會繼續有所回落,這將對未來石化產品價格變化產生重要影響。
二是石化產品價格長期高位運行給下游產品產生巨大成本壓力,并會對石化產品需求產生一定影響。今年以來,在石化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部分下游產品價格漲幅相對較小。其中,高壓聚乙烯棚膜三季度全國平均價格為13.23元/公斤,同比上漲3.2%;高壓聚乙烯地膜平均價格為12.53元/公斤,同比上漲3.47%,兩種產品價格漲幅均低于同期聚乙烯價格漲幅約5個百分點。這對一些下游中小企業產生較大成本壓力,并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和對石化產品的需求,這也會對相關石化產品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三是出口政策變化對下游行業的影響也會波及到石化產品市場。9月15日,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五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對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進行了調整,其中部分塑料商品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11%。同時,據海關統計,1-9月,我國塑料制品出口量為542萬噸,同比增長9.5%,塑料制品出口量占產量的比重較大。調整出口退稅對減少國內資源消耗,改善產品結構是有積極作用的,當然,短期內對部分中小塑料加工企業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并進而對石化產品需求也會產生一些影響。
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產品結構不斷改善也會對石化產品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作用。
一是良好的經濟形勢仍會對石化產品價格形成有力支撐。下半年,宏觀調控措施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國內經濟正朝著持續、健康、較快方向發展。同時,據統計局調查,三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4.7,比上季提高0.7點;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36.7,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4.7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2.6,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5.0點。未來良好的經濟形勢將使國內石化產品需求持續增長。而且,據統計,我國人均塑料消費量僅12千克左右,而發達國家是30千克-100千克,世界平均消費量也達18千克,這也預示著我國石化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石化及下游產品結構不斷調整改善,也有利于石化產品價格的穩定。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塑料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原料進口大國、制品出口大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塑料工業總體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中低檔產品偏多,高檔與特殊配套產品少;通用技術產品多,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少等。因此隨著企業生產技術提高,產品結構不斷改善,也有利于未來石化產品價格的穩定。
綜合三季度石化產品整體價格情況,7-9月份,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順丁橡膠平均價格分別為13137元/噸、12675元/噸、7407元/噸、11506元/噸、17289元/噸,與二季度相比分別上漲8.59%、8.82%、4.93%、7.67%、5.89%,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13.55%、14.29%、-1.56%、6.02%、17.03%,這五種石化產品綜合平均價格為12403元/噸,與二季度相比上漲7.26%,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1.12%。
7、8月份,受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不斷上漲,并屢創歷史新高的影響,全國主要石化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其中高壓聚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7月上旬的每噸12717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13353元,漲幅為5%;聚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7月上旬的每噸12069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13003元,漲幅為7.74%;上半年價格比較低迷的聚氯乙烯全國平均價格也由7月上旬的每噸7100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7541元,漲幅達到6.21%;聚酯切片全國平均價格由7月上旬的每噸10935元上漲到8月下旬的每噸11826元,漲幅為8.15%。
但隨著9月份國際市場油價迅速回落,全國主要石化產品價格也有所下降。其中,高壓聚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13378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13245元,下降幅度為1%;聚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13159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12975元,下降幅度為1.42%;聚氯乙烯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7608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7574元,下降幅度為0.45%;聚酯切片全國平均價格由9月上旬的每噸11915元回落到下旬的每噸11825元,降幅為0.76%。
在全國主要石化產品中,受天然橡膠價格三季度大幅下降影響,順丁橡膠價格沒有象其它石化產品那樣先漲后降,而是呈小幅波動回落的態勢,全國平均價格從7月上旬的17455元/噸下降到9月下旬的17054元/噸,降幅為2.35%。
影響三季度全國石化產品價格變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需求旺盛是石化產品能夠持續高位運行的基本原因。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雖然石化產品價格達到歷史高位,但由于下游企業經營情況良好,利潤水平相對較高,對石化產品的高價格承受能力比較強,所以石化產品需求仍比較旺盛。例如,今年1-8月份,化學纖維制造業實現利潤42.3億元,同比增長46.88%;塑料制品業實現利潤157.5億元,同比增長34.73%,均高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同時,下游行業投資增長快,產能迅速擴張,也帶動了石化產品的需求。今年1-8月份,全國橡膠制品業投資額達到218.12億元,同比增長77.40%;塑料制品業投資額達到392.94億元,同比增長62.10%;均大大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10%的增幅。
二是相關產品價格變化是影響石化產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從7月初至8月上旬,國際市場油價持續高位運行,并屢次創造歷史新高。這段時期,紐約WTI原油平均現貨價格達到每桶74.8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平均現貨價格也達到每桶74.57美元,成為近4年來國際市場油價運行的最高峰。在油價高漲的帶動下,國內石化產品價格也在高位上繼續上漲,并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但是從8月中旬至9月末,國際市場油價持續大幅回落,并一度降到每桶60美元以下。其中,9月份,紐約WTI原油平均現貨價格為每桶63.8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3%,這也是2004年2月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同比首次出現下降。隨著國際油價下降,國內石化產品價格也開始趨勢穩,并逐步回落。
同時,下半年以來,受天然橡膠生產旺季和進口大幅增加影響,國內市場資源供應量明顯增多,據統計,8月份全國橡膠新增資源量約為54.6萬噸,比上月增長17.2%,同比增長25%。1-8月份累計,全國橡膠新增資源量352萬噸,同比增長18%。受此影響,天然橡膠價格大幅下降,并帶動合成橡膠價格有所回落。
此外,石化產品經銷商和下游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化產品價格的波動。今年二季度以來石化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一些經銷商增加庫存,從而加大了7、8月份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而隨著8月中下旬國際油價下降,部分地區經銷商和下游企業開始觀望,石化產品市場交易受到影響,價格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來源: 中國化工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