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煤制油項目在經歷了八年醞釀和爭議后,終于在當下煤炭不景氣的背景下正式加入了成品油零售市場。
近日,神華集團透露,神華煤制油項目已開始商業化運作并實現盈利,今年將基本達到100萬噸/年的設計產能,其中鄂爾多斯首座神華煤制油加油站即將正式營業,銷售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生產的成品油。在2010年2月獲得成品油批發資質后,神華集團正式進入成品油零售行業。但據記者統計,盡管2012年以來,煤價不斷走跌,神華煤制油的噸油成本相比2006年已上漲40%左右,加之國際油價一路顛簸,煤制油大規模推廣的前路仍蒙著一層迷霧。
神華運作自有加油站
神華煤制油歷時8年終于要運作自己的加油站了,這正得益于當下低迷的煤價和政府重新開閘煤化工產業。
據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該公司在鄂爾多斯首家加油站投入市場,神華集團還將在內蒙古以及周邊省份擴張,發展一批自有加油站。
為了進軍成品油零售市場,今年5月,神華西北油化品銷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將主要負責神華在西北地區所生產的油品、化學品的統一大營銷。
2004年8月,神華集團依托自主開發的煤直接液化制油的成套技術,在鄂爾多斯市境內開工興建全球首條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制油生產線,工程總投資約126億元,設計年產柴油、石腦油、液化石油氣108萬噸。
不過,2007年以來,因為煤化工產業的一擁而上,“產能過剩、亂象叢生”開始備受行業詬病,為此,國家發改委一度出臺政策叫停煤制油等煤化工項目,雖然政府明確表示將停建“煤制油”項目,但是神華集團的相關項目卻獲得了政府的支持,并被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使得神華鄂爾多斯的煤制油項目成為國內少有的通過審批的煤制油項目,并一直努力探索商業化運作。
2008年建成后,神華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制油示范項目一次試車成功,從2009年底起開始試生產。
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從2010年開始進入商業化運營。據神華方面稱,2011年銷售油品80萬噸,實現利潤4億多元;今年上半年生產柴油24.89萬噸,石腦油12.57萬噸,液化氣5.31萬噸,實現利潤2.7億元。
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喬寶林稱,神華打造的全球首個108萬噸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已經基本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自主知識產權煤制油技術得到商業化驗證。該裝置自2008年第一次投煤試車以來,2010至2011年全套裝置的負荷率最大達到設計的80%至85%;煤轉化率達到設計的91%。
早在2010年,中國神華就表明了預計將收購集團煤制油項目,并稱母公司持有的煤制油項目運營良好,待設備進一步改進后,中國神華將擇機實現優先收購權。
隨著神華煤制油項目逐漸走向市場,今年已經達到設計產能,注入上市公司提上議事日程。目前,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已啟動注入到中國神華的上市公司資產中。
煤制油“路條”擴容
隨著神華煤制油項目逐漸向市場推廣,以及目前國家發改委開始松綁煤化工項目,神華開始進一步擴充旗下煤制油項目的陣容。
目前,神華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還打算再上兩條線,首先達到年產320萬噸,這一擴容目前正在發改委備案。將來神華煤直接液化制油項目總建設規模為年產油品500萬噸,這一規劃已經得到國務院批復。
喬寶林認為,總體上看,神華直接液化技術的工業化示范基本成功,適當擴大生產規模是必要的,產業化后煤制油的成本還有望再下降三分之一。
除了鄂爾多斯之外,神華在寧夏地區也一直致力于煤制油項目。
隨著《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的出臺,神華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據悉,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已經獲得政府相關部門通過。此項目是寧東唯一一個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的示范項目,也是我國最大的間接煤制油項目。按照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寧東煤化工產成品生產能力達到2000萬噸以上,其中煤制油400萬噸/年。
據神華方面透露,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全廠強夯地基和廠前區景觀綠化設計的招標工作。
此外,神華鄂爾多斯18萬噸間接煤制油項目也在進行之中。
除神華之外,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泰B)規劃的千萬噸級煤制油藍圖也有了眉目。
記者從伊泰B旗下的伊泰煤制油公司獲悉,公司將在一期年產16萬噸項目的基礎上,再上馬一個年產200萬噸的間接煤制油項目,該項目已經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目前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有望于近期獲得路條。成本已上漲40%
盡管煤制油產業在神華、伊泰B的帶動下看上去風生水起,但這個產業的經濟性和投資前景至今仍存在較大爭議。
早在2004年神華集團啟動煤制油項目時,針對項目回報率的爭議就沒有停息過。
據國內資深能源專家周鳳起計算,每生產1噸煤制油,將消耗4噸煤炭。當煤炭價格達到1000元/噸時,煤制油成本價將達10000元/噸,折算成原油價格將在120美元/桶左右。而且新上一個產量為100萬噸/年的煤制油項目,還要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因此,發展煤制油從經濟效益上看并不劃算。
但中國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卓認為,只要國際油價每桶高于40美元,神華煤制油項目就有合理的回報。
根據神華集團和兗礦集團2006年公布的數據,最初神華煤制油成本按照神東煤礦坑口90元/噸的價格計算,噸油成本僅1200元;而兗礦按照150元/噸的煤炭成本計算,噸油完全成本1986元,可與每桶25美元至28美元的石油競爭。
從2006年至今,煤炭生產成本和煤炭銷售價格不斷刷新,盡管2012年以來,煤價不斷走跌,但從中國神華上半年年報可以看到,2012年上半年該公司自產煤炭生產成本為149.9元/噸,煤炭銷售平均價格為439.4元/噸。這意味著神華煤制油的噸油成本相比2006年已經上漲了40%左右。
然而,近幾年國際油價卻一直處于震蕩中,煤炭成本的飆漲和油價的不穩定,勢必給煤制油行業的大規模推廣蒙上一層陰影。
但是,目前國內已經投產和規劃中的煤制油產能預計將超過2000萬噸,保守按照每萬噸煤制油投資1億元人民幣計算,國內煤制油投資總計將超過2000億元。
而對于政府來說,盡管已經開始松綁煤化工產業,但不得不防止這個產業的一哄而上,重現產業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