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12月3日,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在此間舉行的“2012中國頁巖氣發展論壇”上表示,應當針對頁巖氣的特殊問題制定新的勘查開發管理、監督管理、產業政策、價格政策、環境監管、水資源利用、開發收益分配、管網、金融、進口設備關稅等配套組合制度,形成頁巖氣勘查開采、保護、合理利用的政策體系。
市場已放開監管須到位
市場還在熱捧頁巖氣概念的時候,與會專家已經考慮到頁巖氣的監管與標準問題。
張大偉稱:“頁巖氣的招標和監管是孿生兄弟,招標的制度已經有了,但現在監管是缺位的。如果說常規油氣的監管靠國有石油公司的自律,頁巖氣第二輪招標以后將吸引一批民營企業和非石油企業,它們的監管完全靠自律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須作為,要有一套非常規范的監管程序?!?/p>
頁巖氣市場已經放開了,必須要制定行業標準,建立頁巖氣調查評價、勘查、開采和儲量估算等技術標準。張大偉稱:“我所在的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評審中心主要職能是負責礦產資源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到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7個方面,22項頁巖氣的技術標準規范?!?/p>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永偉也表示,最擔心的就是資本快速進入后帶來一系列的開發難題。現在迫在眉睫的是應該有專門的機構來制定技術規范和標準,讓投資者有章可循,讓監管者有法可依。同時也必須制定可操作的合理的懲罰措施,對違規違法作業者有強大的震懾能力。
加快培育本土服務機構
尚未掌握頁巖氣關鍵技術一直被認為是阻礙我國頁巖氣商業化的重要因素。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認為,中國有相當雄厚的開發頁巖氣的技術基礎,致密油氣技術與頁巖油氣煤層氣基本一致,關鍵就是水平井和壓裂。中國既然能開發致密油與致密氣,就有一定的基礎開發頁巖油氣。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也指出,其實頁巖氣的關鍵技術并不是全新的,而是現有技術的重新組合——如怎樣降低成本、提高壓裂速度,怎樣在水平井和地層壓裂的基礎上經過探索形成成熟的頁巖氣開發及生產技術等。
“關鍵是軟條件,我國的軟條件差得很遠。油氣產業鏈沒能進入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問題。美國頁巖氣的成功得益于大量的中小公司和服務公司,我們也已經開始有,但它們的成長有一個艱苦的過程,一定要在市場經濟中拼搏才能長成?!睆埧乖跁媳硎?。
“目前面臨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加快培育本土的油氣服務機構和油氣設備提供商,這是我們的一個巨大短板。當然這種培育還是應該基于政策和市場機制的結合,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張永偉也指出,我們現有的油氣服務應該有開放性,服務于國家的戰略大局。同時我們要加快引進國外的技術力量,形成一種競爭態勢,沒有競爭就難以降低成本。
“四川宏華石油設備公司告訴我,如果本次招標有四川盆地內的區塊,他們肯定參加,但中國大部分的優質區塊基本已經被三大油登記完了。”張抗指出,優質區塊被壟斷,招標只能在還沒有被三大油覆蓋的邊邊角角進行。三桶油缺乏動力,非油企和民企只能被迫在不夠有利地區起步,這種情況下怎能讓其他公司進一步發展?
張永偉同樣表示,如何配置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的77%的頁巖氣礦權重疊區,是我國推進頁巖氣產業化的一個重要的體制性任務。如果早期不拿出好的區塊讓投資者有好的投資回報,投資者被潑冷水,難以形成頁巖氣發展良好的開端。
分布式或為中國頁巖氣指明道路
“中國頁巖氣資源量不小,需求也十分迫切。但我們必須走自己的道路。”陳衛東在會上表示,美國和歐洲天然氣的使用是以管道為中心,美國擁有幾十萬公里的管網。而中國雖然過去幾年中石油投了很多錢大力建設管網,現在也就5萬公里左右,“所以中國天然氣包括非常規氣的發展,一定要走自己獨特的道路,這個道路就是分布式?!?/p>
陳衛東認為,天然氣市場是非常區域化的,管道這種輸送方式也是排他的,但LNG(液化天然氣)改變了氣體的輸送和儲存方式?!艾F在LNG市場每年的發展速度是管道氣的4倍。我認為像上世紀70年代初石油市場初期的狀態一樣,未來LNG一定會把全球的天然氣市場形成統一的標桿價格,這就是為什么美國要輸出LNG。跨太平洋鋪設燃氣管道是不可能的,但LNG可以打破這種限制?!?/p>
“中國現在的中小型LNG產業應該說是走在世界前沿,已經有了將近六十條中小型LNG產品線,這將形成一個產業鏈,我堅信中國會創造一種新的天然氣使用市場?!标愋l東表示。
多位專家在討論中提到,頁巖氣開發需借鑒煤層氣經驗。張抗表示,煤層氣的主要教訓是體制改革不進行、拿不到區塊、投資進不去,就不可能發展。陳衛東則認為,煤層氣到現在已經鉆了8000多口井,煤可能是非常規氣體中更現實、更接近商業化的一個選擇?!绊搸r氣前期投資很大,需要有一個穩定的依托,所以真正有心要做頁巖氣也可以跟煤層氣關聯起來,保持穩定的現金流,我覺得這是比較可行的辦法?!标愋l東表示。